胡家最终在城西南看好的那块地,恰巧就是张甫祯临行前和修季常打架的那块地,共有一百七十七亩,原来是府城的一块集中种植的菜地,后来因为附近居民不堪农家肥一年到头的气味,官府便在南门外重新规划了一片土地给那些菜农,这片地便一直闲置在此。
这一大片地距离书院街店铺大约有五六里,距离南城门人行约有十里,车行要走大路,大约十四五里。左面一边紧靠着山边,前面一边是一条宽阔的土路,由于也是当时官府所修,大家都叫做官泥路,后面嵌凹的山脚里,右边是稀稀拉拉的民房。官府挂牌三年之久,欲整块出售,可那些有钱人家房屋土地生意代代相传,能守成已然不错,可是不愿腾出钱来置这样偏远新地。而那些官宦人家却嫌位置是在府城范围,有点显眼,不便购买。何况这块地限制只可盖房,不可耕种,更是几年里乏人问津。
古代的土地价格不像现代这样贵的离谱,但怎么说也是划分为住宅用地,和李府尹谈了三四天,最终这块地以五千三百一十两银子成交。分两次付清给官府,现银先拿一半,另一半到第二年的文书签订日再全部付清。
买下这块的第二日,正是腊月二十六,胡永强便带着找来的工匠开始开工干活,在场地中央放了一挂长鞭,按地契上所示明的长宽,先砌了一道高三米的围墙,明确了界限。
在这一群工匠之中,里面有一个叫鲁超的人杨菲尔甚为看重,此人是个瓦匠,三十四五岁的年纪,挖地基时打夯,喊得号子可以上百句不重复,却并非那轻浮之人,砌的墙笔直,一手好瓦匠活,聪明勤快,逻辑清晰,精明而不市侩,杨菲尔经常在和工头们的商讨之中所做出一些改动和要求,此人也是一点就明,一说就透,再由此人和其他工匠沟通,那便容易多了。
杨菲尔先和鲁超以及他的两个得力副手叫做赵俊和王友民的在一起将这二百多亩地做了一个规划,每日研究工厂的设计和位置的定点。
由于这块地几乎呈正方形,长三百五十米,宽三百四十米,然后将这块地按九宫格形均等划为了个九个小地块,由左向右,由里向外排序命名为宫一宫二宫三……直到宫九。每宫将近一万三千多平方约十九亩的面积。
目前最先规划的是九宫格里中间一排左边第一块的宫四地块,和中间最右的宫六地块。
宫四地块上拟建三间标准化厂房,坐北朝南,每间厂房长九十二米,宽二十三米,高四米,面积二千一百一十六米。
左手第一间厂房划作生活区,分隔为四间,由北向南依次是女宿舍、男女公共厕所和浴室、食堂、男宿舍。
正中的一大间厂房分隔为三间,由北向南依次是实验室、检验室,和两间连通的成品仓库。
最右一间除了最南边划了四分之一作为生料仓库外,其余一千五百八十平方全作车间,包括北山墙下靠角落里的一小间煤矿仓库。
每间厂房沿北九宫格线而建,离南面的九宫格线还有二十多米的距离,这是为到时宫七加建建筑时留下的一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