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先前这档子事一打断,刘焕差点忘了跟王国章吩咐的正事。
“称臣一事不必抱有太大希望,朕料想那段思英哪怕是割地求和,也绝不会自己废除帝号,不过至于下边的纳贡一事,无论如何,你都要给朕谈下来!此事涉及国朝颜面,必须要有所得,否则朕不甘心,将士们也不会甘心!”
按照刘焕心中所想,割地和称臣两项,大理国皇帝段思英定然是不会答应下来,否则他那屁股底下的皇位也定然会不保,但就接下来的形势而言,南汉四万大军陈兵边界,其散发出的威慑力,大理国君臣上下绝对不敢轻易忽视。
因此最后的纳贡一项,定然是有失面子,但就站在大理国的角度上来说,却可以暂时做到保境安民,况且以如今南汉和大理国之间的姻亲关系,总是可以找到些委婉的方式来“纳贡”。
因此,皇帝陛下根本就不担心这三项条件,一项都不通过,倘若到时候那段思英真的如此鼠目寸光,刚愎自用,皇帝刘焕也不介意亲率大军再次西征一趟,去好好会会自己那位“老丈人”!
下面坐着的王国章听完后点点头,与一旁的赵光济对视一眼,见到皇帝刘焕已经身心俱疲,在这短短的半个时辰的议事时间内,将桌上三样点心吃了个精光,以二人的聪明伶俐,自然是可以看出皇帝陛下此时腹中空空。
“既然陛下都已经吩咐完了,那臣等就先告退,下去准备布置去了……”
斜躺在玉榻上的刘焕挥挥手,示意他二人滚蛋,随后等到二人走后,殿外侍候着的宫女立即将丰盛的膳食装在食盒内端进来,并将其摆放在桌案之上,样式繁多,足足有数十种,奢靡至极。
刘焕皱了皱眉头,却也是并未说什么,由于早、午膳食都未吃,此刻也是饿得急了,也就不再去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
南汉乾和三年十月二十一,又是一场三日一隔的大朝会召开,数百名文武官员按照官阶品级排列在景阳大殿殿前,随着黄门太监的高声宣喝,众人便开始迈起步子,向上方的金殿之中走去。
“诸位爱卿,今日朝会所议何事,想必诸位也都清清楚楚……”
皇帝刘换说着话从大殿后方走来,转身走上玉阶,却并未绕过桌案坐在龙椅上,而是就那么站着笑意吟吟的盯着大殿之中的数百名官员。
作为尚书省第一把手的尚书令王政和心领神会,微微咳嗽一声,率先跨出一步,站在大殿中央,向着上方的皇帝陛下弯腰行了一礼:“启禀陛下,臣等已经将陛下先前吩咐的事办得妥当,敢问陛下,是否此时宣旨御史台调动?”
刘焕轻轻点头,授意他们可以开始,随后,先前站在高台之下另外一侧的黄杨上前几步,恭恭敬敬的捧过一份明黄色的卷轴,展开圣旨,高声宣读:“朕伏查过往历朝之监察,甚有所悟,因而此番改制,拳拳之心,皆为我大汉子民!”
“御史台改制为都察院!都察院设正三品都御史一人,从三品左右副都御史两人,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两人,正七品地方监察御史三十人……”
“前御史台大夫秦亥,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故而领都御史一职!提领都察院,上报君王,下安黎庶,行天地正法,监察之道!”
“前御史台中丞张雨,虽为官略有瑕疵,却乃忠勇之臣,领左都御史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