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不若你自行领队亲征?”
“我反对!”李奕安大声说道,“现在,京城好不容易安定,太子若是离开京城,就怕各方势力又要蠢蠢欲动了。”
“我倒是觉得秦安这个主意不错。”
“可是太子,我觉得亲征还是有点太冒险了。”李奕安还是觉得不妥,极力反对。
李秦安和太子都认为没有什么危险,吐蕃人虽然彪悍,但是李详也不是吃素的,可以说是久经战阵。早在封王的时期已经是经历过大小不少的战役,军功没有李谌的显赫,却也不算少了。
由于他的强烈反对,太子最后还是让步了,打算另外找人去救援。“不如让李谌过去?”李奕安建议,“他的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最近泉州那边的海盗也已经被剿灭了,他应该没什么事情可干,正好可以带兵去洮州。”
他的提议马上遭到两人的反对,李谌的军功已经够显赫的了,这次还将这块好吃的肉扔给他,不是更助长他的声威?
“反正洮州不急,那就明天再讨论吧。先让附近的米州和凉州拨些人马过去帮忙戍守。”
他们这边才散会,那边太监就来禀告,说吏部尚书求见。
“那家伙来是干什么?”李详轻轻皱起了眉头。
这个远房亲戚比较烦,简直就是母亲张贵妃的传话筒,隔三差五就带着母亲的口信来烦他。但他又不能不见那个吏部尚书,不然张贵妃会让更多的人来烦他。
最后,他还是让这个吏部尚书进来了。
吏部尚书向他行礼后,从衣袖中拿出一封书信,呈了上来:“太子千岁,我带来了娘娘的信函。”
他嫌烦地咂了一下嘴,“啧,母亲也太转折了,有什么事情直接让太监给我传话就可以。”
“前段日子,娘娘召见了我的夫人,她是让贱内将顺便书信带出宫,再由我送来给太子殿下。比较有些话让太监传话,是不太妥当的。”
李详不用看那封信也知道里头大概说了些什么。
他展开信纸,略略扫了一遍。果然,信里头提到洮州附近是大舅舅的领地,现在吐蕃人入侵,在那里抢掠烧杀,会对领地里的民生造成重大损失。那里的村子和小镇如果衰落了,会直接影响领地的收入。因此,需要大唐的军队尽快介入去将吐蕃人赶跑。
文中还提到,他的表弟已经长大了,可以在领兵打仗,建议他派那个小表弟做大将去建功立业。有鉴于他那个小表弟是初次出阵,人马就多调拨一些,也多指派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将去辅助。
看完了张贵妃这封信,李详脑门上多了好几把挂面一样的黑线。现在到底是要去救援,还是制造机会让小屁孩做实战演习啊!一个不小心,就会死人的好吗?让他派一个毫无经验的小孩去做元帅?开什么玩笑!
只是,不理会她的话,她会一直派太监、宫女过来唠叨自己,烦人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