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话也是因为,她接到杨老四信的同时,也接到了陶二嫂和二姐同时写来的信。
对于娘家几个哥嫂,她没什么好印象,这几年也就过年的时候给几个孩子买块布料或是邮几个钱回去是个意思。
但二姐不同,善良的二姐这几年没少回去娘家照料父母,她信上的话陶真真还是相信的。
陶爸年初生了场病,病好后身体就垮了,干不了农活了,虽说几个儿子都表示可以让老人去自家住,但陶爸被几个儿子弄怕了,谁家都不肯去,“我干不了重活,但轻活还是没问题的,那地我就不种了,你们三家替我种了,秋收给我和你妈够吃的口粮就行,其余的你们自己分了,我和你妈就养养鸡干些轻省的,等再过些年,我们干不动了,你们要是还愿意养我们说。”
其实陶爸是怕几个儿子为了争着养他们再打起来。
这几年,小女儿在京都没有回来,可钱却没少寄,老头之前被儿子凉了心,把那些钱自家存了起来,平时偶尔给孙子们买个零嘴,过年给点压岁钱,家里有个啥事,二女儿也会回来帮着干,倒让他觉得,这养儿防老也得分啥人。
像他养的这三个儿子,真就不及他的两个姑娘。
陶真真惦记回看看老人,她生孩子,陶妈想过来照顾她月子,还是二姐说了父亲身体不好,把母亲给劝住了。
陶母心里放心不下,做了好多小孩衣服给邮了过来,那一针一线都是老人家的心意。
而用的好些布料,都是她往回给老人邮的些做内衣的棉布,老人没舍得用,都给孩子做了衣服。
这份心意,让她觉得愧疚不已。
她其实内心深处,并没有太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更多的是一份占用了人家身体替人家尽孝的责任感,要是自己的爹娘,别说几年了,一年不回几趟,她都惦记的睡不着觉。
“我爸身体不好,可我这样也回不去”
杨卫国看她这样,想了想道:“要不,把老人接过来?让他们来京都也享享女儿的福,正好也领咱爸去医院看看病,这大城市的医院咋也比乡卫生院强吧!”
想也知道,在农村有病能去个乡卫生院就不错了。
陶真真眼睛一亮,“哎呀对呀,我咋没想到呢哎不行,他们怎么来啊?这么远再走丢了。”两个一辈子没出过门,连县城都没去过的老人,让他们自己出门怎么可能放心呢!
“这倒也是”杨卫国想了想,“要不,让老五过年回来把二老带上?”
“那还得半年呢,再说吧,”陶真真打了个呵欠,“行了我要睡了,明天还要上班呢。”
杨卫国凑过去,“媳妇,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那啥行了吗?你不想我啊,你先别睡呗,我都多长时间没”
陶真真睁开眼外面已经天光大亮,她吓了一跳赶紧坐起来,一坐桌上的座钟急了,“杨卫国,这都几点了你怎么也喊我起床?”
她一边说着一边飞快的套衣服,杨卫国进来看了一眼表纳闷道:“这才几点啊,上班来得及啊?”
她怒道:“这才七点半了”说着又瞅一眼,动作就停了下来,使劲眨了眨眼,嘟囔道:“都怪你折腾的我都没睡好,都看差点了。”
她错了也怪到杨卫国身上。
杨卫国昨晚美坏了,脾气也格外的好,“是是我错了,起来就正好吃饭吧,我烙了饼,你不是爱吃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