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可免,但路费需自付。
面对高昂的留学费用,即便富裕如药王谷也吃不消,因此历来神秘的药王谷一度被迫大量招收富家子弟学医,以维持自身运转。
这种状况直到送出去的弟子们在夏国站稳脚跟,开始回馈药王谷之后,才得以好转。
第一批踏上新大陆的药王谷弟子们欣喜若狂的发现,自己记忆中的许多不治之症,在夏国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病,大街上随便买本医书,上面就清清楚楚的记载着这种病究竟该如何治疗。
因为得到了夏国皇室的准许,药王谷弟子手写的东西获准自由出入包围圈,弟子们像发现金矿一般兴奋,日以继夜的抄书打包往回送。
这些由药王谷弟子手抄的书籍就成了药王谷日后最为珍贵的财产。
而药王谷真正名扬天下、四海皆知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彼时在江湖上一度号称‘生死人肉白骨’,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气势可见一斑!
那时的姜家还只是开元县一个小有家财的富户,家主叫姜友,年近五十,有四个儿子。
老大姜启已经娶妻,开始打理家里的生意。老二姜栋,刚刚考上了秀才,一家人寄予厚望,希望能弄个官身。老三姜茂不成器,还未成年就喜欢流连烟花柳巷,屡教不改。老四姜梵倒是乖巧懂事,可惜小小年纪就得了痨病。
老爷子最心疼这个小儿子,听人说药王谷能治好这病,就筹了许多钱,千里迢迢把奄奄一息的小儿子送进了药王谷。
在药王谷治病,向来规矩多,不许外人留宿。那时候他们还用的老法子治痨病,主要是靠天长日久的调养。因此老爷子姜友只能眼巴巴的在谷外守了几夜,得到了能治好的保证,就马不停蹄的回家接着赚银子去了。
此后四年,姜梵一直留在药王谷养病。因为山高路远,每年都是年轻力健的大哥姜启来药王谷看望他两次,兄弟小聚三五日。
姜梵想家想得厉害,每次到了探亲的时候,早早就在谷口等着,一见面就像炮弹一样冲进兄长怀里,嚎啕大哭想回家。看着弟弟身子骨越来越好,姜启也很是开心,却只能拍着弟弟的脑袋安慰他,让好好留下来养病。
好不容易治好了病,可以回家了,姜梵却迷上了学医,立志要当一个悬壶济世的大夫,想继续留在药王谷。
跟着大哥回了一趟家,抱着父母好一通哭。
姜友儿子多,也没想着要这个最小的儿子出人头地,只要他身体健康、活蹦乱跳的就谢天谢地了。喜欢学医也不错,总比老三喜欢青楼妓子有出息,药王谷的高徒说出去还是很有脸面的。
说服了二老,姜梵欢欢喜喜的做了药王谷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