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姑的戏不过短短的二十几分钟,在横店,不过两天就拍好了,杨逸在这两天里除了拍戏,便是去《琼花》试镜,试过好几场,终于,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导演让她来演皇后这个角色。
此刻的她和剧组一起坐在火车上,从华市到晋城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一天一夜才好到,为了省钱,大家做的都是硬卧,不过没关系,对于一群有梦的人来说,精神的充实是首位的,物质上的享受那是什么?
杨逸有些想不通《琼花格格》如此火爆的原因,和传统文化中长大的人一样,长大后她同样的反感着小三、小百花这些毁三观的电视剧,可为什么这书会这样火爆?
琼瑶大妈的魅力在什么地方?
上火车前她去租书店租了本书带到火车上,书不大,两个巴掌大小,上面有两个漂亮的古装姑娘,七天五毛钱的租金,在这年头不贵。
杨逸打开书,琼瑶大妈的叙述很是不错:
乾隆年间,北京。
紫薇带着丫头金琐,来到北京已经快一个月了。
******************************************************
晋城的另一边,一队西装革履的官员侯在火车站的第二月台,迎候上任的新市长,大家脸上都略略的有忐忑,不明白北里怎么把这位太子爷下降到这里来了。
但是有什么办法,做人小兵的只有受着,不过嘱咐下属小心着,争取这三年里大家不要被抓到把柄当典型被收拾了。
“把来人拉下马?”有些鼠目寸光的下属会这样给自己的上司出主意。
而他的上司通常只会这样回答:“活的不耐烦了?顺着他不过是小心三年,逆着他的意思来办,自己这一辈子的仕途也就完了,甚至祸及子孙。”
“这刘昕什么背景?”
上司闻言一般但笑不语,背景,不说升斗小民,就是这晋城的富商小官恐怕大都不知道这韩家之上还有刘崔等一流豪门吧。
上行下效,在顶头上司的带领下,铁路局的领导点头哈腰的到了月台,不明所以的和晋城的领导班子侯在一边,等候从华市而来的火车。
“真节俭啊!”杨逸抬头看了看面前的女孩,是叫徐薇,因为小燕子一角红透半边天,评为四小花旦之首的女孩子。
“古装戏需要的成本更高一些,如果不是琼瑶的名气,我们怕是连晋城都来不了,只好在横店凑合着拍吧!”不管怎么说,‘小燕子’让人讨厌不起来。
哪怕后面的一些事情不由让人把徐薇往小燕子上引,小燕子和徐薇本质上有些很相近的东西。
‘问心有愧?为什么要问心有愧?我又演戏给大家看,又表演武术给大家看,还耍宝给大家看,今天还奉送了一场‘捉贼记”,这么精彩,值得大家付费欣赏吧!’
这是杨逸在书上看到的一段,真是这样,其实《琼花格格》不过是一场戏,一场全国人民都喜欢的戏,以至于喜爱到把它往现实里去寻找,结果发现它不仅人物虚幻,剧情虚幻,连它描绘出来赞扬的东西都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于是大家觉得受骗,纷纷指责起来。
其实这样虚假的脸谱似的人传统戏剧里面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