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杏花村的村民们都进入了紧张有序的备战阶段。一部分保安队员戍卫村庄,村里的木匠、铁匠都行动起来。独轮车、铁蒺藜、拒马桩、木棍、大刀、长矛,一件件武器接连出炉,武装村民。
沈家的窑厂和铸铁工区都全面开工了。沈家孝子们这才知道今天他们以为的家主和祖先显灵原来是冯家制造的火药手雷所致。
冯若兰让大伯顺便给她做了个两个匕首,她因此也见识到了此这个时期人们炼铁的情形。
铸铁工区和大批打铁师傅都属于沈家,此时人们是高竖炉炼铁,还用到了皮囊鼓风器。铸铁用木炭熔炼,用石灰石脱硫,再通过脱碳热处理得到渗碳钢,再将其锻打成器件。
可冯若兰要制作的匕首需要更高的要求,她指导大伯运用炒钢的技术,用马尿和动物油脂淬火,也进行冷水淬火,结果造出来的匕首质量大大地提升了。
打铁的师傅们见识到举人老爷家一个小女孩儿的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之后,都惊讶地合不拢嘴。他们也十分感谢冯家愿意把这样高端的技术无私的拿出来与他们分享。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冯家深不可测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冯家人的高尚的人格魅力。
村里的老幼妇孺负责收集物资。一担担物资运到沈家窑厂,煅烧出来的物资又运到冯家去。冯佳越家里前后各门有保安队值守,防护严密,最是庄严神秘。冯君宝老汉坐在里面的屋子前,不许任何人靠近,连连里正和冯家族老来了都被他赶了出去。人们都知道那是冯文甫冯举人在里面指导自家亲二哥和侄子们制造手雷。
冯佳越在里面和二哥、侄子们把一个个手制造了出来,整齐地码在筐里,再用藤条封了起来。
从铸铁工区出来,冯若兰已经画好了一份图纸。此刻,她正拿着一张图纸给三伯和他带领的一队村民解释,让们在山里和村子周围布置陷阱……
经过半个白天加一个黑夜的紧张劳作,杏花村的村民们都准备好了。在每个人的心里,惧怕的分量一再被压缩,信心在增长。
第二天一大早,杏花村的人都动身了,他们全部都集中在村子前的广场上互相鼓励,互相道珍重。留在村里的村民都以冯佳越为首,驰援依兰县的村民均以冯佳声是瞻。
驰援依兰县的队伍开拔了。临行前,冯佳越在冯佳声耳边悄声说:“解了龙门关之危后,迅速回援,我怕杏花村抵挡不住山里的匪军。”
“是!”冯佳声郑重地点了下头。
行进的道路上,骑马坐车的,拿着大刀长矛的,背着弓箭的,提着木棍的,扛着锄头的,推着独轮车载着石头的杏花村勇士们,浩浩荡荡近三百多人朝着依兰县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