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半夏忍不住地问道:“小姐,这些天是怎么了,自那日大庆后,你便这样六神无主,是遇到什么事吗?”
胡芳芷此时正坐在窗前,摩挲着那枚玉佩,视线从玉佩上缓缓移动,看向半夏,“半夏,你说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呀。”
“喜欢一个人应该是无时无刻不想见到他吧!”半夏挠着头说道。
“是吗,那你相信一见钟情吗?”胡芳芷继续说道。
“哎呀,小姐,我又没有结过亲,怎么知道呢?”半夏打趣地说道。
“不过,到底是何人能入小姐的眼呢?”
“他呢,肤白俊秀,双眸如水,没有书生那样愚钝,也没有将军那样勇猛。总之,是两者折中那样的人。既满腹经纶也侠肝义胆,就像是云游四方的剑客。”胡芳芷仰头眯着眼说道。
“嘻嘻,小姐这是长大了,有心思了。”
春日柔和的日光透过廊外的树隙缓缓地爬到了胡芳芷的脸颊,一圈红晕,掩盖了那朱丹色的双唇,嘴角边扬起了一个完美的弧度。
翌日,太和殿外阵阵嘈杂。此时,距离上朝还大有时间,文武百官们以各自所在的集团为首,窃窃私语。
其中一人说道:“这蝗灾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旁边的大臣附和道:“是啊,大庆之日还没过去几天,不知国库是否宽裕啊,这可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救百姓于水火中,彰显皇上的仁爱啊!”一声高喊,众人目光朝向声音的来处。
只见,不远处走来一位身着宽袍斜领,上绣有斗牛图纹,头戴七梁朝冠,腰间束有紫带,系块青玉。
待其走近,众人纷纷上前喊道:“宰相。”
那人便是宰相“胡惟庸”了,否则,又有谁会如此的镇定自若。
众人围聚着胡惟庸说道:“不知宰相大人有何妙计?”
“哈哈哈哈,这还不简单,如今陇西一带蝗灾泛滥,但却并不影响其他富庶的地区。如今,这关中和巴蜀之地,可谓是水草丰茂,物阜民丰。我看大可增加三成税负,来解救陇西的蝗灾。”胡惟庸捋着胡子说道。
众人皆依附应和,“还是宰相有妙计啊!不过,会不会引起民愤呢?”
“国家收取税负本理所应当,何况这税负是为了救陇西的百姓,怎么能引起民愤呢?”胡惟庸继续说道。
“对,天下的百姓都是我大明的子民,本就应该相互扶持,患难与共。”李善长从不远处走来说道。
众人退后几步,轻点头说道:“韩国公”。
胡惟庸见李善长来,急忙上前拜见:“善长兄,近来可好?”
“托你的福,一切安好。”李善长眯着眼笑着说道。
“宣文武百官觐见。”守门太监高声喊道。
文武百官依次进入太和殿内,文官位于殿内左侧,靠近蟠龙金顶柱,武官则位于右侧,同样靠近蟠龙金顶柱。中央金黄且雕有九龙的座椅,自然是九五之尊朱元璋的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今日寅时,陇西巡抚传来奏章,直言,此次蝗灾影响之大。百姓饥不择食,四处逃窜,庄稼田地一片荒凉,经济损失重大。”朱元璋皱着眉头说道。“不知众爱卿可有什么法子?”
朝堂之上,众人面面相觑,唯有宰相胡惟庸和太师刘基镇定自若,仿佛,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胡惟庸上前一步举起玉笏说道:“回皇上,臣倒是有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朱元璋说道。
“天下百姓皆是我大明的子民,理应相互扶持,患难与共。如今,陇西一带蝗灾严重。臣想,加关中和巴蜀两地三成税负,用来解陇西的燃眉之急。况且,关中和巴蜀两地本就物阜民丰,天灾人祸稀少。想必,这三成税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这,有点不妥啊!爱卿。”朱元璋摩挲着胡须说道。“万一,激起了关中和巴蜀两地的民愤,怕又要劳民伤财了。”
“皇上,您是一国之主,天下之人皆臣服于您。难道,还要看区区巡抚百姓的眼色吗?况且,如今的巴蜀可不是当初那积贫积弱的巴蜀了。近些年岁,巴蜀仗着有天险,便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连税负,都少了不少。”胡惟庸继续说道。
“嗯,爱卿说的有理。”朱元璋说道。
御史中丞涂节说道:“臣也觉得是个好法子,一来可以救陇西百姓于水火之中,二来可以借此趁机灭灭巴蜀之地的焰气。”
中书省参议陈宁也说道:“臣也觉得这个法子最合适不过了。”
胡党集团的人皆附议,同意胡惟庸的法子。
而这时,太师刘基上前说道:“皇上,臣不同意。”
众人一齐向刘基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