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芮面色一怔,有些不解的看向赵凝。她没想到赵凝会跟自己闲聊,还问自己在看什么书。
上官芮看了看手中的书,眼眸动了动,回道:“一本诗卷。”
茶水很香,不是赵凝一贯爱喝的茶。赵凝还是喜欢味道清新一些的,这茶中一股子果香味。
“哪位才子所著?”
上官芮合上手中书卷,回道:“不过是没什么名气的诗人罢了,说了公主也不认得。”上官芮一身才气自信满满,女子以女工为长,既然是宓阳公主,更应该是擅长女工而不是文采,说了赵凝也不懂,不如不讲。
沉香面色沉沉,此女子实在是过于无礼。
赵凝的声音里含着笑意,似是全然不在意上官芮的无礼一般。“既读诗,便应当读《诗》。”
“《诗》臣女早就读过了。”上官芮似有不屑之意,《诗》她早就熟读过了。
小花园的一架蔷薇花正郁郁葱葱,叶子随风而动着,看着便赏心悦目,怪不得上官芮要对着这一架蔷薇读诗。也许在她看来,这里的一切她都看不上眼,一切都是污浊,唯有这一片随风的绿才能配的上出现在她眼前吧。
“上官小姐可知道,你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什么地方?”沉香冷声道。
赵凝坐着,上官芮自然不能同坐。可即使是站着,上官芮的身子也是侧向于那架蔷薇,可见她对赵凝有多么抵触。
上官芮面上升起讽刺之色,她脚下的不就是三皇子府么。沉香是想提醒她身份之别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上官芮面色冷傲,声音也是冷傲。“不必用这句话来压我。”
沉香面色更沉,既然上官芮知道,还敢如此无礼。
赵凝示意沉香再来一杯茶,沉香也只得上前倒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事靡盬,忧我父母。”赵凝轻轻念着,眼中始终淡淡的笑意。“上官小姐,你既读过《诗》,便知道此诗出自哪一篇。”
上官芮想也不想的回道:“出自《诗?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那你可理解它的意思?”
“普天之下,都是王土,四海之内,都是王臣。”
“非也。”
上官芮回首,便看见了赵凝眼中的笑意,虽是浅淡,却似乎有千斤之重。
“是诗也,非之谓也。你只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却未曾真正的理解过。”
“‘王土’指的是土地上生活的人,都是王要负责的。正所谓‘守土为民’。即使土地不归王者所有,王也要为土地上的生民负责。此谓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上官芮转过身来看向赵凝,为何会有这样的解释,她从未听过,古往今来,所有人都是这样解释的。
“《孟子》中曾言,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注1】”赵凝面上依旧是挂着淡淡的笑意,但是这笑意,却如同沉锤砸进了上官芮的心,将她的自信砸开了一条裂缝。
“上官小姐望文生义了。”
上官芮一向是自诩燕国女子,乃至于天下女子,没有人能在才华上比得过自己去,今日却被赵凝的一句“望文生义”打碎了这种自信。
“上官小姐不如尝尝这杯茶,果香四溢。应当是你喜欢的口味。”赵凝轻轻地放下茶杯,只发出了甚是轻微的响声。
上官芮现在已经完全摸不透赵凝下一句会说什么,只得愣愣的看向赵凝。
恰逢此时,下人来报,“公主,殿下请了云扶公子去兰苑,您先请过去,陛下稍后便至。”
赵凝当即起身,临走前,见上官芮还是在那里愣站着,便道:“我从不饮这种茶,哥哥也不喜,因为招待你,才特意去买了这种茶。无论你是不情愿还是不得已,为上者、为主者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你这个客人是不是也应该品一杯。”
话必,赵凝便起身去了兰苑,徒留上官芮一人在一架蔷薇前。
沉香望着赵凝的背影,心中道,公主骨子里是跟太子一样的脾性,有些时候过于良善了,想来是因为石太傅教出来的原因吧。
即使上官芮是三皇子相中的三皇子妃,赵凝也未免太给她面子了。换了旁人,早便呵斥了。
【注1】解说《诗经》的人,不能因为文字影响了对诗的辞句的理解;不能因为辞句而影响了对诗的主题的理解。要通过自己对诗的领会,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才能懂得诗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