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霁月正心烦这些老匹夫事事与自己作对,每每反对的背后自己还什么注意都拿不出来,实在是讨厌。
若不是他刚登基怕罚了前朝老臣被世人诟病,风霁月早就想收拾收拾这几个倚老卖老的老匹夫了,实在是憋屈的难受。
不过这次北域使臣来的恰到好处,也正好正一正朝堂上的风气,有了北域国的支持,往后即便是那些股肱之臣说话时也要掂量掂量,想想他们说出来得话到底犯不犯得着。
然而事情果然不出风霁月所料,那几个老匹夫听到圣旨以后竟然十分“默契”的一同入宫去找了他,还说了好一通冠冕堂皇的话。
可惜,在风霁月那里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就没把他们的话当做一回事,可把那几个老匹夫气的吹胡子瞪眼的,最后还因为气愤的拂袖而去,被风霁月治了喝藐视君威的罪,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真是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气的那一份大臣回去就生了病,这几天都没来上朝。
而风霁月也因为朝堂上没了碍眼的人事情办起来也顺利了许多,赵景阅也被封为户部左侍郎前往江南水患地区赈灾。
从此,赵家在朝堂上也终于有了官权。
从前赵家只是东域国首富,做着皇商,如今赵景阅作为赵家最小的嫡子,一身才华能够不局限于做生意这自然是极好的。
可他们好了,总有人的心里就要不安了。
因为说财力,赵家已经是无人能及,说赵家的家产是如今国库得几十倍都是不夸张的,也正因为财力雄厚,若赵家人再入朝为官,这权和钱赵家就占了两样。
赵家原就因为风霁月成为新帝在盛京的地位水涨船高,如果赵景阅再争气一些在朝堂上做出一些成绩出来。
恐怕就有人要担心外戚的势力过大,担心这东域国江山往后是姓风还是姓赵了,尤其是风霁月的那些兄弟姐妹们。
原本他们就认为让年少的风霁月登基实属不妥,但奈何这是先帝在世时亲口对他们说的,这一点时改变不了的。
即便是他们有再多的不满,再多的不甘也只能憋在心里,谁敢明面上说出来?
他们又不是没见识活风霁月的狠劲,若是论心狠恐怕在座的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一个能对自己下狠手的人又怎么会是个头脑简单容易对付的人呢?
有些势力头脑的皇子公主自然懂得明哲保身,这大权当头他们才不会去碰这个晦气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这没势力的就更不用说了,枪打出头鸟,他们这种能够在皇城之中每月拿着俸禄潇洒度日就已经很很可以了,没人会想着不自量力得去捅倒那颗可以庇佑他们的大树。
那不是缺心眼才能干出来的事吗。
再说了风霁月也不是没有支持者的,虽说他外祖家经商朝堂上不曾有人。
但是大皇子风靖宇也就是如今的贤亲王,可是有力得支持者,他们的交情可是在从前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十分亲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