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铺子里四桌已经坐了满人了,多是从船上下来的人,听着亲人朋友说这“麻辣烫”的新鲜,都在尝鲜。
玉莞把蕪荏带到后院,给她端了碗鸡汤饭并一些“钵钵鸡”、“麻辣烫”后,才开始查看蕪荏带回的背篓。
“晨蕊姐给你找了些玫瑰花苗子、什么草莓苗子、还有什么香蕉树苗,还有那个叫菠萝头啊,我也不知道,晨蕊姐说直接泡水里能生根,还有南边带过来的凉薯、莲花种子,有好几个,重死了,还有……”
蕪荏边吃边给给玉莞介绍。
玉莞简直是太意外了,这些苗子或是果子都保存的很好,基本上立即就可以下地种的,玫瑰花可以栽在新宅楼上,后院开出的一块菜地可以种凉薯,沿着围墙砌的一圈花坛里可以种草莓、菠萝,而香蕉树也能种在亭子旁,莲花找个水缸也能养活。
把蕪荏送回程府后,玉莞就带着瑞辰逛起集市,因着这船回来时间早,行商们好多都在集市摆起摊子来,周围的居民们闻风而来,集市里也是车水马龙。
玉莞先看了卖菜种的摊子,并没有什么可以引起她的兴趣,晨蕊给她找的已经是够稀奇的了,倒是卖绢花、荷包等小玩意的摊子让她兴趣盎然。
前世她就喜欢蜀绣,西荣府来的刺绣品就是这样的绣法,玉莞一口气挑了好几个荷包,又捡了好几朵绢花。接着便逛到了牲畜区,她竟然看到了一个熟人,上次卖招财和进宝给她的那个大汉。
玉莞想着救张翠兰那晚的大黑耗子,平日张翠兰一人在铺子也不安全,就上前看看有没有猫狗可以买。
“姑娘,看看吧,这窝狗崽是和山上的狼配的,看家护院最是拿手。您看看他们的狗娘,都是大狗。”大汉并没有认出玉莞,毕竟都几个月了,玉莞穿着也不是当初那补丁的衣裳了。
“大叔,我想买两个狗崽,要公的,和三只猫仔,其中两只猫要一公一母。”玉莞朝着大汉说道,“端午的时候,你卖了一只猫和一只狗给我,非常的好,又聪明又护家。”
大汉这才打量起玉莞,想起当时那个硬塞了十文钱买了病猫病狗的丫头,连连点头,“是你啊,小姑娘,那猫和狗都活了啊,你真是善心啊,我给你挑最好的。”
大汉按照玉莞的要求给她把猫狗都挑选妥当,小狗有两个月了,因是和狼配种的,都有小腿肚子高了,系上绳子就能牵着走,大汉还教了瑞辰驯养的技巧,又把小猫装在篮子里给玉莞提着。
玉莞高兴的付了钱,留了一只猫和一条狗在铺子上,带着两只猫和另一条狗回了家。这猫是正宗的中华狸花猫,黑灰相间的条纹,绿宝石一般的眼睛,中间有条细纹,就算还小,也挺有精神,玉莞可是知道,这种猫连蛇都敢逮,放家里,最是可靠这狗也是土狗的品种,掺了狼的基因,应该更加忠诚、凶猛,像狼狗更多。
叔娃回家看到猫和狗也喜爱的不得了,自告奋勇的应下喂猫喂狗的活,还给狗子和猫都起了名铺子上的狗叫旺财,猫叫虎头,家里狗叫旺福,猫分别叫豹头和狼头。听着瑞辰介绍的驯养技巧,叔娃听得津津有味,这两狗三猫还好几次救了家里人。这都是后话了。
接下来的几天,玉莞把铺子的事情交给了玉岚、佟氏,让佟北来天天守在铺子,自己和瑞辰、仲礼、叔娃把晨蕊带回的花苗、果苗、树苗按她想的方位都种在了新宅的院墙、后院。
这时令都入冬了,她还是削了竹子做篾子,编上藤草,没有塑料薄膜,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搭个温棚,虽然不像塑料薄膜那样保暖,但在这个冷湿的西南边,冬天很少下雪的,还是能保护着幼嫩的苗子。
快月底的时候,仲礼见着这一茬的稻子也差不多到收的时候了,智贤阁也放了五天农忙的假期,现在家里多了佟北来、瑞辰两个劳动力,这一亩稻子,还不到一天就收完了。
在做家具的时候,玉莞还让齐木匠做了一个打谷机,家里的稻子收了回来,有太阳时候晒一下,用打谷机打下粒子,就晾在二楼阳台,不时去翻一下,下雨也不用怕,晒几天便可以收到阁楼了,要吃的时候,脱去糠壳便可,糠壳还能喂鸡。
晚上佟氏回家的时候,给众人带来了老张家的消息。
“……你大伯带着你大伯娘、伯礼和金枝回来了,你大伯还是没有考上举人,但给伯礼说了一门亲事,是永阳县的县太爷的女儿,县太爷还给你大伯找了份差事,撒子主簿啊,管好多人的。这回来就是向你老家家要钱,说是要在永阳县置宅子,还要聘礼钱。你大发叔也没说太清楚,就说可能要去福满楼包席。”
佟氏嘴里说着,手上也没停下活计,她正和玉岚做着家人冬天的棉鞋,云溪郡的媳妇们都会做这种镶着厚厚棉花的鞋子,称作鸡婆鞋。
“大堂哥要成亲了啊,那我们要不要去赶礼啊。”
叔娃第一个提出了问题。
“当个普通亲戚来往就行了,请就去,不请咱还乐得自在。”
玉莞正跟着仲礼在练字,头也没抬的回了一句。
“莞妞儿,可不能这么说,你大伯毕竟还是亲戚,我们也不能断了来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