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城镇里找一个米行是一件不容易但也绝不难的事情,更何况叶白找的是一个特殊的米行。当然,每一家米行都不普通,普通人是开不起米行的。
每一家米行的背后都有不小的后台,不说其他,就这些米的来源,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够触碰到的。当然,在所有米行的后台中,最大的后台自然就是朝廷,甚至有些米行就是朝廷的机构,它们的创立初衷为了以民争利,也就是说这些米行的主要责任是控制粮价,让普通的老百姓不至于买不起粮食。
不过具体的效果有多大,呵呵,许多人心照不宣,毕竟管理这些国粮的相关官员也都是人,正所谓“钱帛动人心”,有多少人能在利益面前坚持自己的原则呢?
大成米记在洛阳是“私人”粮店,这是一家与众不同的粮店,普通的粮店都是用姓氏开头的,这样一方面姓氏相对好记,也比较容易认;另外一方面就是直接告诉别人,自己的后台的是哪位,这家米行是由谁罩着的,但是大成米记却非如此。
三年前,这家店的生意还只能算是一般或者叫做冷清,但它却是洛阳地区粮食价格的标尺,只要这家大成米记的粮价作出改变,不管是升还是涨,一般情况下,洛阳地区的粮价都会同步跟进,也许价格可能有些许偏差,但是不会太大可见其来头不小。
那个时候这家米行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洛阳地区遇到好几次灾荒,都是因为大成米记的原因,粮价都下跌了,保证了洛阳地区的居民能吃得上粮食。
但事情从三年前就开始慢慢的变了,第一点就是这家米行的规模变大,现在已经算得上是洛阳地区最大的米行,接着就是粮价开始慢慢的上涨,导致洛阳地区的粮价开始慢慢地上涨,现在的粮价已经高出正常粮价不少了,甚至去年的一次粮荒就是由大成米行带头抬高粮价造成的,没有人知道这家米店发生了什么。
“没有记错的话,大概就是这里吧。”这样想着,叶白敲了敲大成米记的大门。
谁啊谁啊,大半夜的不睡觉,干什么?”伴随着一阵脚步声,大门渐渐打开,一个满脸不高兴的伙计出来了。
“阁下有何贵干?”
“我找你们老板,有一笔大买卖要和你们老板谈,一笔至少超过百万两的大买卖。”
“在这等着,我去通报一下。”
片刻后,在灯火通明的小院内,喝了一口伙计端上来的茶水,肥油陈开口问:“不知有什么样的大买卖值得阁下深更半夜来和我谈?要知道我肥油陈虽然脾气好,但若是阁下的买卖不能让我满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