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胤呀?呵呵,他家门口还堵不堵?他可是满京城的姑娘心中的情郎,媒人们吵吵嚷嚷挤在一起谁也不让,便在他家门口掐架,他不敢走正门怕给塞定情信物,每日回家还得逾檐上屋,哈哈哈,你说送荷包香囊啥的也就得了,居然还有人送裹脚布。
嗯,这可不好,我知道了,唐采薇点点头赞同道。
好在谭秋桓走了没听到谭秋雅这一通添油加醋、胡说八道,堂堂大小姐居然在背后论人短长,这要是让谭尚书听见了还不得把鼻子气歪了。
唐采薇微微一笑道,请阿秋代我向桓哥哥和谭叔叔问好,时辰不早了我要回家了,谢谢你的茶叶。
谭秋雅把唐采薇送到门口,后转身回府。
她也有好久没见到赵千诩了,他在干什么呢?谭秋雅想起赵千诩清秀柔和的侧脸,情不自禁地心神一荡,扬起了嘴角。
谭秋雅一个不防,再回过神来谭秋桓早就不见了。估计是她和唐采薇聊天的时候怕她缠着就跑了,谭秋雅一想便知道谭秋桓去参加集会了。
休沐素来是官员集会联络感情的方式,结伴沐浴出游宴会者皆不可少,可是到了承启帝便少了许多,由于休沐变得百年难遇,谁也不舍得平白浪费了去。因此来得大都是年轻的官员。
官员地位不看年龄,只看官职与资历,比如同品官员,先被录取的就当老大,同科录取的则取决于名次,三甲自然要以一甲二甲为首。
这一日百官都脱去了朝服,清风微冷倒是吹得人心旷神怡。
闻舟穿着一身白袍,行止之间风度翩翩,立刻有不少官员上前同他问候,同科进士之间自然有话可说,便听一人故意压低声音但仍然能让所有人听见地道,人家少年英才身份贵重,不用考科举哪像咱们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那般不易啊!轻轻松松就能当官,咱们晋升都要三年,有人却三个月都没有便做了……最后一句没有说出来,但即便没说名字傻子也能猜到他说的是谁了。
但还是有人立刻追问道,何人这么大的能耐?
闻舟看了说话的那人一眼,是大理寺的一个小官,没有应和他们,而是起身快步上前去迎刚刚过来的谭秋桓,拱手笑道,在下仰慕谭大人多时了。转而闻舟亲近但又并不突兀地凑近谭秋桓轻声道,有劳谭大人代我向令姐问好,在下不胜感激。
谭秋桓的嘴角几不可查地抽了抽,没叫人看出来,向闻舟回礼道,劳闻兄挂念了,家姐安好。
闻舟拉关系的绝活儿是一流的,撇开众人拉着谭秋桓便开始聊人生谈理想,半个时辰过后两人激动得面红目赤,一个劲儿地感叹相见恨晚。
一来二去,两人便看对眼了,闻舟拉着谭秋桓的手目光幽深地道,惭愧,贤弟颖悟三倍于我。差点就谈成了姐夫小舅子,连谭秋桓都两眼放光地道,翰卿知我。
围观的新科进士们本来都竖着耳朵等着看好戏,看了半天竟是没看懂什么意思,面面相觑道,他们有故?相交甚欢?
又都摇头道,不知道,不知道。
谭秋桓打小便是神童一类的,他爹当年便是状元所以没什么好稀奇的。
谭秋桓邀请闻舟回家一起吃饭,闻舟欣然答应,谭府今晚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