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后,小二麻利的拿着菜谱出了门去。临走之前还给茶喝了一半的范锦海添了点水,才退了下去。
“看出什么门道了嘛?”赵伯琮问道,赵子衿但笑不语,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赵子衿点的菜陆续上齐了,要是赵子衿现在手中有手机的话,她一定会拍下来的,这些菜做的也太精致了吧。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她在增城吃过最好吃的菜,就是德鲜居林叔做的菜,可是这德鲜居的菜竟比不上这六艺楼十分之一啊。
光是眼前这一道最便宜的三脆羹就把德鲜居的最贵的山珍小炒给比了下去。
鱼片嫩滑,笋片爽脆,马蹄清甜,薄薄的一层挂芡,增添几分光泽,用淡青色的青瓷盛放。
那两道最贵的大菜,简直是把德鲜居的菜比到了尘埃去,赵子衿是大开眼界了。
陶乐居也有私房菜吃个新鲜,连林叔都不如。靠着那股新鲜想要撼动六艺楼这棵大树,那就是蜉蝣撼树。赵子衿不沮丧是不可能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啊。
吃完饭,范锦溪付了钱,一行人就在南城的街上行走着。走了一圈,赵子衿发现南城那么大,竟然那么一两个脂粉铺。而且只卖脂粉,后堂不开放。
回到东山已掌灯,但是东山大街还是很热闹,竟然还有人摆夜摊。相比之下,南城大街那边都没人了。
看着窗下的热闹街景,一个想法在赵子衿的脑中生成,用过晚饭后,赵子衿说道:“各位,我有一个想法,但是不知道可不可行,我们讨论讨论?”
憋了一天的几个人就等着赵子衿说话呢,自然不会拒绝赵子衿的邀请。
“六艺楼无疑是南城最好的,不,是番禺最好的茶楼。我们一个外来户那怕在南城拼尽所有估计都比不上六艺楼的一个指头,所以陶乐居不能全部开在南城。”
不能全部?虽有些不懂,但是他们没有打岔,耐心地听赵子衿说完。
“我打算把陶乐居专门接待女客的部分拆出来,单独放到南城,店铺的名字就叫做陶乐居·棠月阁。里面涵盖一切女性的需求,上到专门为女性演出的戏班、量身定做的裁缝铺子,下到胭脂水粉,美容美发,妆面簪花,针头线脑。
私房菜以后就不做私房菜了,直接就开酒楼了,开在东山,走平价惠民路线。名字就叫做陶乐居·食为先酒楼。
至于水廊镇陶乐居有的沐风阁,我暂时还没想到该怎么办,就先搁置。”
赵子衿把之前一路上讨论的策划案全部推翻了,一天时间又计划了一个新的,众人在讶异赵子衿脑子转得快,赵子衿却对自己之前的策划打了个差评。
原来赵子衿计划把水廊镇陶乐居的模式直接搬进来,再根据市场扩大细致化。可是赵子衿今天走了一圈发现,这个想法不可能。
世家扎根很深,传统市场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赵子衿只能选择避其锋芒,一点一点的融入蚕食州府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