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赵子衿再也没有去白沙村收地。当然,其他村听到风声也有来闹过,但是也没出大问题。这次前期收地,算是告一段落了。
涝地收完的时候,杨志帮忙请来的管事也到了,但住处却没有安排在坪坝村。
桑园过来的管事姐姐彩霞和河道整治工事实地勘察过后,确定茶墟镇建桑基鱼塘是可行的,可是蚕房却不能在鱼塘附近建造,得另外选址了,所以桑园的姐姐们的住处也得安排到蚕房附近去。
烧过红纸,祭过四方神,主事的几位铲下第一铲泥,代表工程开始动工,诸事顺遂。
另一方面山岸村的职业学校也落成了,只要是供货给灵秀山庄的家庭都可以免费可以入学,其他的只要交小部分束脩就可以入学,实在困难也能申请半工读。
周边的几个小村听说了,送来了不少孩子,预想开设大中小三个班一下就招满了。
教书育人的事赵子衿是不行的,所以校长是从增城请来的老秀才,启蒙了不少学生。为人虽然有些古板,但是不失为一个好的启蒙老师。
那些工课的老师也都是赵子衿各地请来的能人巧匠,做了几十年的工,那都是最好的师傅。
前期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赵子衿也可以歇一歇了,看看各地的报告和报表了。
不得不说锦弟和旺弟,这两个徒弟实在是太有会计天赋了。
张义升到酱园大管事,作为妻子的锦弟再做酱园会计就不合适了,于是给酱园调去了两人。
锦弟和旺弟就升调到了灵秀山庄本部账房来,各处的账簿都汇总到这里,她们两个各自梳理不同,再互相核对,虽然工作量大,但是效率非常高,出错率也比赵子衿一个人管的时候低。
但是想到以后越来越多的工作,又给她们找了五六个徒弟,成立了一个会计部,一来培养人才,二来她可以甩手了,直接看报表就行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赵子衿悠悠看完财务报表和业绩报表,就给自己冲了壶茶,拿出之前没有看完的,才看完两页,雪莲就来了。
“三姑娘,你有客人来了。要现在见吗?”
“客人?我记得我今天没约客人啊。”
“是未来二姑爷求见。”雪莲嘴角含笑的回答道。
何冲?大半年没有消息的人,突然回来了?
“让他进来吧。”赵子衿收好手里的书,调整好坐姿,等人进来。
再见到何冲,觉得何冲变化太大了。更自信一些,从容一些了。
何冲对赵子衿拱手行了一礼,说道:“三东家,我回来了。”
赵子衿点点头,抬手给他倒了杯茶:“去见过之初了么?”
何冲摇了摇头,没敢喝赵子衿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