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爷子哈哈笑:“借逸之吉言,此次你高中解元,老夫也没什么可送你的,这方端砚就送与你吧,愿逸之日后高中状元,三元及第!”
宋暻赶紧道谢,并将自己从府城带的一些特产赠与沈老爷子。
沈老爷子接了,两人坐在椅子上聊天,聊本次乡试的考题、聊明年三月要进行的春闱,沈老爷子就当今的局势,分析了一下春闱可能的考题方向,考官人选及考官对各种文章的喜好,提点宋暻该从哪些地方着重下功夫,后来还和宋暻分析了一下现在的朝堂趋势,希望宋暻以后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云云
末了,沈老爷子问:“乡试成绩一下,逸之自该一心一意准备春闱,不知道逸之打算什么时候启程去京城?”
宋暻道:“学生暂时没有计划,应是要明年二月之后。”
沈老爷子:“可是担心住宿盘缠?”
宋暻没说话。
他不说话沈老爷子也知道,毕竟沈老爷子曾是京官,又是走过科考的人,去京城备考自然是越早越好,去的早了可以提前熟悉京城生活免得水土不服,可以提前熟悉京城各种路线尤其是去贡院的,可与全国各地的学子们结交,还可提前参加各种各样的诗会、辩论会能提前得知别人的学识水平,有那运气好的,说不得就会因某一句诗词写的好,得了贵人亲眼
每年春闱前后,一些大臣、权贵、皇子们,有时候甚至是皇帝,都有悄悄混迹在举办各种诗会的包厢里,提前打量考察这些未来的国之栋梁。
提前去京城备考的好处千千万,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银。
京城寸土寸金,你去的越早,不说别的,光是吃、住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况且考完还得在京城等放榜,粗略一算,可是不小的开支。
以宋暻的家底,他二月去京城,节衣缩食的确足够在京城的全部花销以及来回的盘缠,但也仅此而已,想要多的就没有了。
俗点来说,上京赴考,银子越多越好。
沈老爷子道:“逸之不必担忧。虽说我致仕多年,沈家不如以前风光,但这些年家中子孙费心经营还是略有薄产的,京城城东我有一处宅子,待你过去京城,就暂时住那儿吧,吃住不用操心,你自全心全意备考就是。”
宋暻慌忙站起来行礼,道:“这如何使得?”
沈老爷子将他按坐在椅子上,吹胡子瞪眼睛:“这如何使不得?我与你师生情谊多年,眼看着你要备考了,还能不为你打算?”
他又道:“另外,我再为你准备白银两千两,供你去京城结交使用。”
宋暻又站起来连声推辞,直言自己花销足够,直到沈老爷子生气了,才答应下来。
宋暻给沈老爷子行了个跪拜大礼,发誓道:“恩师大恩!日后若学生果有出头之日,定不忘恩师对逸之的栽培!”
沈老爷子满意点头,赶紧叫他起来。
师生俩又说了几句话,就到了晚饭时间,宋暻在沈家吃了饭,等告辞回到自己家中,天已经黑了。
忠伯看到宋暻自是很高兴,高兴到老泪纵横,一个劲儿的念叨着“少爷出息了,老爷夫人九泉之下瞑目了”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