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许攸不搭理自己,继续看手中的书简,袁遗顿感无趣,盯着许攸,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转过头去,用余光悄悄的盯着许攸,嘴中嘟噜着什么,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说给谁听一般:“季长公注解的《左传》,可不止一卷哟,让我想想另几卷我放在哪里了!”袁遗一边说着,一边观察许攸,当袁遗说到不止一卷时,许攸的是手明显抖了抖,听到后一句时,许攸已经放下了书简,平静的看着袁遗,不发一言。
袁遗看到许攸这个样子,哈哈一笑,也不说话,站起身,就走了出去。
许攸看着袁遗的背影,咬牙切齿,一脸愤恨,好似和袁遗有什么化解不开的“深仇大恨”一样。
袁遗迈步走出书房,随即转身,向着中厅方向走去。
----------(分割线)----------
县衙大堂
袁遗刚走进去,便看到李寻带着一人站在那里,目光越过李寻,落在后面那人的身上,身高七尺有余,看其身形偏瘦,穿着一袭绣绿纹的淡蓝长袍,腰间的浅蓝色腰带,脚上穿着白皮靴。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朴实无华的淡蓝发冠之中,双目有神,目光锐利,整体衣着虽然朴素,但其身上的气质却掩盖不住,可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端是一位美男子。
李寻看到袁遗进来,急忙上前,对着袁遗一拱手道:“府君,此人乃是我中牟县政绩极佳之人,姓陈,名宫,表字公台,此人可调于府君近前听用。”
袁遗在看到李寻身后那人后便有些猜测,经过李寻介绍后,也总算是确定了下来,李寻身后那人..哦,不,应该是说陈宫对着袁遗一礼:“宫,见过府君。”
袁遗双眼微眯,脸上平静,摆了摆手,让李寻起来,并快速向前上,扶起陈宫对着其言道:“先生快快请起,不必多礼。”随后扶陈宫起身,拉着陈宫到主位坐下,什么?你说李寻,他早在袁遗略过他,准备搀扶陈宫时,就已悄悄退去。
此时袁遗一边拉着陈宫的手,一边拍打着,眼神微微眯起,双眼紧紧的盯着陈宫,眼神中还有一丝炙热,仿佛在看一名绝世美女一般。
而此时陈宫看着袁遗的模样,在尝试把手从袁遗手中拉回无果后,便任由袁遗拉着,眼神飘忽,全然没有了刚刚气定神闲的感觉,心中也是对李寻破口大骂,认为李寻是为了荣华富贵才将自己“进献”给袁遗这个有龙阳之好的男人。
陈宫的情绪,袁遗好似丝毫没有感觉到一般,就这样打量着陈宫,直到半盏茶后(大约5分钟左右),才依依不舍的放开了陈宫的手,站起身形,对着陈宫一拱手道:“公台之才,遗仰慕已久,今用卑劣手段将先生“请来”,实乃遗之错也,遗在此向先生赔罪,不知公台可愿助我以成大业。”
陈宫神色复杂的看着面前这一幕,心中也是极为感动,年少时,被举为孝廉,本以为自己一如仕途便可坦荡一片,只是没想到,现实,却将他打醒,自被举为孝廉,至做官入仕,依然过去八年,自己今年也二十有五,却依旧碌碌无为,如今袁家嫡长子在自己面前放低姿态,如此礼贤下士,如何让他不敢动,随后幽幽一叹,对着袁遗行礼道:“宫,拜见主公。”
袁遗听清后,便一脸欣喜的扶起陈宫,笑着摆手:“先生以后便不必如此多礼了!”要问袁遗为何这么兴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称呼上的不同,许攸叫他府君,是表明上下级的关系,而陈宫叫他主公,着是家主与家臣的关系,孰亲孰远,一观变知。
陈宫又是拱手一礼,对着袁遗道:“主公,礼不可废。”袁遗微笑不置可否,不过此次倒是没有打断陈宫,受下这一礼,才表明他与陈宫正式建立主仆之间的关系。
----------(分割线)----------
袁遗站在中牟东门之外,与李寻与一众县丞等县令属官道别,在寒暄完后,便转身将荀采扶上马车,并将才一岁多的袁熙报上了马车,又到一旁翻身上马,看着自己左手方是陈宫,右手方是许攸,心中豪气大增,想着太守府还有哪些属官尚未配齐,准备前往颍川在骗..咳咳..是招揽几位人才,袁遗抬头看天,心情愉悦,扭头对着队伍后方大喊一声:“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