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大人,现在秦军实力何其强大,若范增是这种蝇营狗苟之辈,你觉得项梁当初还会如此看重他吗?别小看了范增,这老头儿虽然看我不顺眼,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还是愿意相信范增的。事关天下局势,范增肯定不会胡来。不过你倒是提醒我了,我现在有些担心另外一人使坏。”刘邦的确因为萧何的这盆冷水而冷静了许多。
萧何心有灵犀的说:“宋义,主公是在担心宋义?”
“对,宋义这家伙才是真正需要我们担心的人,此次出征他才是楚军的上将军。此人懦弱迂腐,除了阿谀奉承之外,我真看不出他还有什么大本事。要是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刻意压制项羽和范增对秦人用兵,他们那边的确是保存实力了,可我们就被这家伙给坑了。”
这的确是个大麻烦,不但如此,而且他们是和宋义大军兵分两路的,双方根本就无法信息互通有无,无法得知对方所面对的具体情况。这种时候双方一旦产生了疑心,就非常容易导致灾难发生。
比如巨鹿战场陷入困境时,而刘邦这边却没有把动静搞大让秦军担心后院起火,那项羽难免会怀疑刘邦是在消极对敌,故意看着友军受难。
若刘邦这边一路顺风高歌猛进,眼看真的要以雷霆之势拿下咸阳了,秦军却快速支援导致功败垂成,刘邦便会不得不怀疑宋义与项羽是故意为之的。
如果事情能按照大家设想的那样发展,项羽在巨鹿击溃秦军,并且对着秦军穷追猛打,让秦军自顾不暇无力回援,而刘邦也一路西进顺利兵临咸阳城下。这自然是双方都非常乐意看到的局面。可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事情应该不会那么顺利的。别的不提,单单是诸侯联军想要击溃秦军并且让秦军无力回援咸阳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萧大人,你帮我打听打听苏念此时身在何处,我想在临行前拜访他一趟。”思虑良久,刘邦把主意打到了苏念头上。
苏念正在和小晚收拾行囊,一旦随军出征,小晚又会和虞亦卿住在一起了,而军中军纪严明,项羽虽然让虞亦卿随军,可实际上两人在军中并不常见面,所以苏念也只能和项羽一样,通常不会和小晚在军中见面的。
不过小晚跟在虞亦卿身边有好些个丫鬟伺候,还有虞子期带精兵保护,而且小晚自身也足够小心谨慎,安全方面倒是根本不用担心的。
之前随着刘邦出城迎战王离时,苏念心知肚明那一战是必胜的。而眼下的这场奔赴巨鹿的战事,苏念可以说也是心知肚明,秦军几乎是必胜的。
所以让小晚随军出征还有一个好处,一旦楚军大败,苏念便可以顺势在王离军中安身,也就省的再来回奔波到彭城接走小晚了。
此时已经入了冬,气候也冷了不少。巨鹿相对彭城而言要更偏北边一些,那里的气候自然更冷。
“过段日子又是许久不能见面,你穿厚些,干饭的时候也积极一些,知道不?”每次分别,苏念总是不厌其烦的叮嘱这些小事,明明都长大成人了,可苏念总是把小晚当成不懂事的小姑娘。
小晚傻笑着说:“我知道,我一定好好吃饭。”
苏念却有些不满的躺在榻上看着小晚念叨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之前多聪明的丫头,现在却变得傻乎乎的。”
“还不都是你,整天光知道让我多吃饭,可不就吃傻了吗?”
苏念向来没有让被人贴身伺候的习惯,所以他和小晚玩闹的时候也没想到会有人进来。
刘邦在彭城的地位不低,而且即将要作为一军之统帅出征,所以楚军护卫在告知了刘邦苏念在哪里之后,刘邦便直接找来了。
听到房里的嬉闹声,刘邦重重的咳了几下,然后大声唤道:“苏先生方便吗?刘邦有事相商。”
“方便方便!”
苏念整了整衣襟连忙出来迎客,纵然心中不大乐意,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沛公有什么要紧事吗?”
“前些日子子房先生回韩地了,我有些疑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来叨扰苏先生了。”刘邦说完客套话之后直接了当的询问道:
“不知苏先生这次是否也会随着项羽将军出征呢?”
“这是当然,秦军对区区一座巨鹿城就用了四十万大军,俨然是想在巨鹿与诸侯联军进行一场大决战。楚军同样精锐尽出,如此大场面,我当然要去亲眼看看了。”
“恐怕要让苏先生失望了,倘若主帅是项羽,我丝毫不怀疑会有这么一场大决战,可现在奉命领兵的乃是宋义,苏先生难道以为这场大决战还会发生吗?”刘邦苦笑不已的摇头说道。
“沛公这是何意?”苏念不太明白刘邦的意思,眼看着这仗就要打起来了,难不成还能说不打就不打了?
“苏先生不妨细想,宋义此人有什么领兵才能吗?没有。可这次楚王却让他来担任楚军的上将军,目的何在?我想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存楚军兵力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楚军吃不起一场惨败,但只要不和秦军硬碰,那败仗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楚王的心思不难揣测,各路诸侯唇齿相依,不能眼看着赵国灭亡,所以得援救赵国。可现在楚国也强不到哪里去,所以楚军也不容有失。那这赵国该怎么救呢?自然是将我刘邦舍弃掉。等我对大秦都城咸阳构成威胁的时候,秦将章邯便会回援咸阳,那么巨鹿的危机就解除了,宋义的大军也不用和秦军死战了。大家都好,唯独我的这两三万人将会陷入泥潭之中。”
刘邦的语气忽然提高几分说道:“可我刘邦不在乎这个,要是真的能推翻暴秦,死我一个刘邦算什么?问题是若宋义不肯出战,那楚军的士气又没了,我的这支队伍覆灭之后,这次巨鹿的危机是解除了,可秦军以后肯定会再卷土重来的。苏先生,你应该也不想看到这种局面发生吧?”
苏念心说他当然不想看到这种局面了。不过原因和刘邦所说的略有不同。由于秦二世登基以来,秦国国力日渐微弱,供养这么一支四十万人的大军四处征战已经非常吃力了。当然是以一战扫清所有隐患更好一些,哪能像刘邦说的这样,以后再卷土重来慢慢打呢?
虽然两人的立场可以说是截然不同,可此时的想法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不能让宋义阻挠项羽和秦军痛快开战。
想到这里,苏念对刘邦郑重的说道:
“沛公放心吧,有我随军出征,我一定不会让宋义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