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玉一整晚都没有回来,第二日一大早才赶回来的。
“小姐,奴婢让小姐失望了,昨晚奴婢在衙门外守了一夜,却并未发现有什么动静。可一大早,却传出柳姨娘失踪的消息,她当晚就消失在大牢里,不见了踪影。”
挽玉很自责,觉得自己很没用,好不容易小姐给她一个任务,她却没办好。
正在任由桃叶帮着洗漱的江荨却抬手,让她不用再说了。
“这件事与你无关,你无需自责。”
她是普通人,江荨本来也没指望她能守得住。
不过是想看看,除了她,还有别的人注意这件事没有而已。
她想看看,纳兰瑾那个贼人有没有可能是背后之人。
从结果来看,并不是。
柳姨娘被算在通敌的细作里,全城通缉,众人唏嘘不已。
原来昌平郡主竟不是多管闲事,而是涉及重大,昌平郡主乃是功臣才对。
江荨这个名字,一时间又在易京掀起谈论热潮。
林姨娘这件事也就先告了一个段落。
因为送书的缘故,许锦荣和蔡秋洺成了朋友,两人的志气相投,时不时就会聚首。
当然,没有忘了拉上江荨等人。
许锦荣怕他因为身份对他们敬而远之,所以一直没告诉蔡秋洺她们的真实身份。
从蔡秋洺所述,江荨越发觉得此事不能拖,必须尽早解决。
借书必然不是长久之计,江荨借机找了徐夫子谈话。
“相信夫子也知道藏书阁的规矩,不知夫子觉得藏书阁的规矩如何?”
她想知道徐夫子是否和她想的一样。
江荨想这件事想了很久,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不过要真正打破这个规矩,却是极难的。
徐夫子沉吟了片刻,便知道她的意思了。
“此则规矩是先祖定下的,即便是你我不认同,也是无可奈何。”
换而言之,徐夫子无能为力。
她的确是书院夫子,可她也是为人臣子,这件事触及的是易京世家贵族的利益,如果更改,势必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原本成立之初也是世家公子才有资格就读的,只不过现在演变成了这样而已。
“可是夫子,规矩也有过时的时候,现如今我朝人才匮乏,又有地方学子艰苦求学,藏书阁这种地方又对他们如此苛刻,对于朝廷而言,并没有多少好处。”
她说的是实话,牵动一个朝廷的,必然是这些有志之士,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江荨的目光很长远,她并不是一时兴起才来找到徐夫子。
徐夫子闪过一丝敬佩,江荨的见解她自愧不如。
她仔细想了一下,便做出了答复。
“暂且不提此事,待我与老师商议过后再做决断,此事涉及甚广,恐怕还要惊动圣上,到时候还要在岐王那里花花心思,说不定此事就有希望了。”
徐夫子当然是希望这件事能够像她们想的那样,把藏书阁打开,让有志之士能够进去研读。
江荨和徐夫子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离开。
她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许锦荣他们,成或不成,之后自然会公之于众。
徐夫子心中有决定,自然不会耽搁,很快就把这件事告知了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