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晨专心致志地跟着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转动了一下脑袋,不解地问着:“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呀?”
慕凌雪悉心地解释着:“它的意思是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哦,原来是这样。姐姐,那这么说,坏人的形成是后天造成的啰?”慕晨恍然大悟地说。
“是的,弟弟,你说的很对,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坏人,几乎都是后天形成的。”慕凌雪从容淡定地回答,接着,又认真地说:“弟弟,跟着姐姐继续读下面这句。‘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嗯,我知道了,姐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读书,这样世界上的坏人就少了。姐姐,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慕晨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是的,弟弟,可以这么理解。”慕凌雪点头肯定着。
“那姐姐,我们读下一句吧。”慕晨高兴地说。
“好。”慕凌雪笑眯眯地回应着,接着教弟弟慕晨念着下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慕晨跟着读。
“这话的意思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姐姐,是不是这个叫孟子的人惹她的娘亲生气了?”慕晨好奇地问。
“是的,因为孟子逃学,所以孟母生气了。”慕凌雪耐心地回答。
“可是他为什么要逃学呢?上学堂不好吗?能认识好多朋友,又可以学习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慕晨又不解地问道。
“是啊,弟弟,你理解得很对,但是可能他周围的小伙伴们都不爱学习,所以对他造成一定的影响,就选择了逃学。所以啊,他的娘亲才会三次搬家,为了使他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更上心。”慕凌雪认真地回答弟弟的问题。
“哦,原来如此。看来,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啦。”慕晨信誓旦旦地说着。
“弟弟,姐姐看好你哦。加油!Fighting!”慕凌雪鼓舞道。
“咦,姐姐,这个‘Fighting’又是什么意思呀?”慕晨又问道。
“哈哈,弟弟,这个‘Fighting’就是加油的意思啊!”慕凌雪眉开眼笑地回答。
“嗯。Fighting!”慕晨一边做着手势,一边响亮地说着。
三刻钟后,慕凌雪就教完了弟弟读《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