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阿闵对自己之情如此之深了,竟是与现实中不一样的阿闵。却分外让人看的心疼。
心如刀割,便是如此吧!
停灵七日,阿闵就守在自己的灵堂前不吃不喝,眼神空洞。
听不到女子的哭泣声,只看到泪在无声地流,看的苏煜既心疼又痛苦。恨不得朝她大喊,想将她狠狠地揉进怀里,却触碰不到,当事人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果然听不到……是么……
苏煜在梦里浑浑噩噩,沉沉浮浮。
画面一转……
自己下葬没多久,京城里都在流传着自己通敌叛国的罪证……
为何?苏煜自认为自己衷心耿耿!
然后就是举家入牢,自己的父亲苏荣瞬间苍老了十岁,而自己的爷爷竟气的中风瘫痪在牢,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苏震气的是自己的孙儿还尸骨未寒,经被人平白无故地污蔑……
气不过啊,想着恭亲王府满们忠烈,竟落得个通敌叛国的下场,躺在枯草之上的恭亲王府老王爷竟老泪纵横……
三日后……
从苏煜房内查出罪证。
十日之后……
圣上发布旨意:恭亲王府苏荣之子苏煜,在战场督军不严,竟私下与蛮子交流甚密,互通书信,叛国通敌证据确凿,虽苏煜已死,家人难逃罪责,即日,戮了兵权,判满门抄斩!
想来自己是父亲和爷爷一手拉扯大的,从小便没了母亲,只知道母亲叫宛真,对父亲爷爷不仅有尊敬,更是深情。如今自己却害的自己家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父亲锒铛入狱,爷爷瘫痪在床,自己真是可恶!
而百姓们听到此事,也是习以如常只看事情最后的结果,哪个比较有看点便跟风谈资,对于他们来说,苏煜如同陌生人,只是图有一个名号的世家子弟而已……
人们想的只是皆是料点,而不是清白。
没有人再记得,曾经的恭亲王府世子苏煜十三一战成名,为宇文王朝守卫边疆,出生入死……
军中一片缟素,士兵们皆恸哭,红了眼眶,听到圣上旨意,他们皆不信陪着他们出生入死苏世子会叛国通敌,苏督军待他们亲人一般。
于是在苏煜停灵七日后的出殡,京城百姓都看到,苏煜的棺材之后跟着一队上千人的人马,皆身披铠甲,表情庄严肃穆,一直送到了郊外埋葬。
全体将士喊着“苏将军,一路走好……”
声震寰宇,苏煜既感动欣慰。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行刑的前三天,阿闵竟然敲响了天禄台的闻登鼓,要知道天禄台闻登鼓一响,就意味着有人要状告当今圣上。
为的是让百姓臣子不因大臣专权世家勾结而蒙受不白冤屈,而阿闵只为了为恭亲王府申冤。
“傻丫头……你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我也不值得你这样付出!”
阿闵直挺挺的跪在金銮殿前,正如当初初见她与和硕公主理论,挺直着腰板。
悦耳铿锵之声响起:“民女状告当今圣上,不分是非黑白,不仅不对为国捐躯的肱骨之臣加以称颂,还听信流言,所谓三人成虎,可圣上却肆意妄为,深知疑点重重却不去追究,任人陷害苏煜,导致恭亲王府满门忠烈啷当入狱,你说臣女究竟该不该告?”眼神直直的看着皇帝,竟气势逼人。
“放肆,这是你一个女子。该说的话吗!”
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任何人见到朕都大气不敢喘一下,这吴家阿闵真是好样的。竟然指责朕听信馋言,陷害忠良,差点没说朕是昏君了!
虽说初听此流言时,皇帝本人也不信,可是苏煜已死,死无对证,而且恭亲王府少可顶梁柱正是内虚之时,况且如今恭亲王府手握兵权,正是如日中天,朝中树敌太多,便在苏煜一死,纷纷动作,有了此陷害一事。
皇帝因此也权衡起利弊,想当初恭亲王府老王爷为先帝打下一世安稳,到现在功高盖主的恭亲王府。
虽苏煜已死,可打落毛的孔雀比鸡强,难保以后不生异心,于是皇帝也睁一只闭一只眼,任臣子们作,最后的结果也甚合帝心,判他个满门抄斩,以绝后患。肱骨之臣没了就没了还可以再培养嘛。
“皇上还当真是狠心,莫说恭亲王府为国守护疆土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恭亲王府连儿子都死了,可却不放过,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满门忠臣竟抵不过圣上的一颗猜忌之心,圣上真不怕令将士们寒了心……”
“够了”皇帝大喝一声,怒气升腾,满朝文武百官皆低下了头。
“大理寺卿何在?”
“臣在!”
“你来说说为何朕这么判?”
本来大理寺卿葛青就对恭亲王府不满,当然不会有什么好话了!
于是噼里啪啦像倒腾豆子般说了一大堆,说什么证据确凿,不能因为当事人已死而逃脱罪责,说什么大理寺公正审理,绝无陷害之嫌。
苏煜便看到阿闵冷冷一笑,讥讽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罢了,希望皇帝这样做,日后不会后悔!”
梦里的那个姑娘真是豁出去了,可却于事无补。
而这边皇帝看着阿闵不在咄咄逼人,但浑身不舒服被人如此指着鼻子骂。气愤说道:
“吴室阿闵,乱敲闻登鼓,大闹朝堂,品行甚是不端,以后便去南山寺修身养性,不召不得回京!”
“谢皇上恩典!”
“皇帝圣明!”百官附和。
…………………………
苏煜最后一个片段便是看见阿闵在南山寺的后院,一人青灯常伴,孤苦一身,到死都握着当初自己带上战场的荷包……
再也不想去看……不想去听……
长夜漫漫,竟漫长到感觉过了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