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大渝尚未分裂之时,母妃结识了云韶。相继的,还认识了景战、景禾两兄弟以及云昭这个年龄最小却满腹经纶的少年。
最后,母妃把四人放在一起,乱世当中却建立起一座书院。景云书院历经战乱时期,后来逐渐壮大,直到因为里面的学子走出之后,在各地为官,做出一番不小的功绩,成为各国培养社稷人才的宝地之后,景云书院的名声才越来越大。
随着时光流逝,大渝分裂两国。而景云书院积攒这么多年的清誉,在天下学子的追捧之下便有了如今这般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便是景云书院简单的由来史。只是,如今的世人,只晓得这书院是由四大掌门人创建起来的。却不知,若非是那个女子,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想到这样子做,可以一展抱负与理想。
但当初,那个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的女子,一直不愿留下自己的名讳,只提笔写出一个字,“柒。”
戚柒自小就没有见过自己的母妃。父亲说了,母亲身体太弱,在自己出生以后,她便去世了。
所以至今,戚柒都不知晓,母亲当初在景云书院留下这个“柒”的目的何在。
她只是猜测,或许这是母亲为自己铺的路。而自己之所以名字当中带了柒这个字,或许与此分不开关系。
而自从戚柒出生可以识文断字以后,她凭借前世所学,写出诸多经书史册,乐谱琴章,诗词典籍等等。这些都被身边之人经过一定的途径送出沐州,至于后来送到了什么地方,这个就不用言说了。
因为她三岁开始就可以出口成章,父皇一直把自己视为奇才,不过,父皇担心当时自己年纪太小,若是显出太多的本事,容易招致杀身之祸,所以这些事情都是暗中进行,除了这几个心腹,无人知晓她的天赋奇才。
母亲与云韶师叔具体有过什么渊源,戚柒并不知晓。不过,他待自己是否真心实意,这一点戚柒可以感受到。当初,她本来是想要拜其为师的,但不晓得为什么,他就是不同意。只是说,让自己以后称呼他师叔就好。
因为师叔的缘故,其他几位便成了戚柒的师兄,这也算是自己这个晚辈该有的的礼仪。
除了师叔,景战景禾两师兄擅长纵横捭阖,他们两个更像是军事家,在军事战争这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阅历与见解。
当然也是因为这样,他们经常在外游历,所以戚柒与这两位师兄见面的机会甚少,于是,这四个人里面,与戚柒最相识的便是云昭了。云昭如今快是不惑之年,却偏偏有一颗童心。与戚柒也算是不打不相识。
戚柒并不喜欢称呼这个人为师兄,毕竟,论起学识来,想必他云昭也要自愧不如。若是以长辈称呼他,他容易自诩甚高,那就不是戚柒想要见到的场面了。
不过,戚柒便是一个自诩甚高之人。在很多人面前,她向来不怒而威,凌身单单一站,并不需要拿出什么所谓的身份,只是凭借这一身气势便足以压迫他人不敢忽然她的存在了。
所以,这一次若非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可以让这两位把所有的一切联想起来时都算是顺理成章,戚柒也不会委屈自己,称他为师父。
云昭这个人酷爱乐谱和乐器,但是却偏偏并不是一个学这方面的材料。若非他声名在外,戚柒觉得,那些总是夸赞他弹奏好听之人,八成都是耳朵不好使。或者便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罢了。
不过,除此之外,两个人在其他方面倒是很有默契,所以,仔细想想,她没有吃亏太多。但等到改天之时,还是要去一次,把想要讨回的都给讨回来。
“好,等多久都没有关系,只要有机会和你一起去云栖书院走上一走,多久我们都等得起。你说是吧,莫哥哥。”席沐柠脸上满是喜色。可以去见见这位极富盛名的云昭大师,等多久,她也是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