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之前对于架构这桩生意的雏形模式,胡文俊的心理算是有了浪花,那么这会儿当他用计算机按完算出大概一年的业务量,胡文俊的内心可以用惊涛骇浪来形容。
1600万的业务量……这还仅仅只是晋陵这种二三线城市的业务量,如果是沪都,南都这种遍地高校的一二线城市,那业务量估计更吓人,要是能推广到全国。胡文俊流着口水望着汽车车顶,冥冥之中胡文俊自感只要伸手就能够着那些届的传奇大佬们……
不过仔细再想,胡文俊却有些犯难。这都不让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入校了,那胡文俊如何组织人手在校园内物流解决外卖和快递最后的几公里,如何能将生意运作起来?
自己雇人在学校内建配送站这是很有难度的事情,而且各个院校的政策不同,你很难做到模式统一。那找学生兼职建配送队?管理又是一个问题。而且根据以上各种配送模式胡文俊很快想到很致命的两个问题。
一,校内收货人的地址和相关信息都在那些大平台大快递的手上,无论是外卖诸如美团与饿了么,还是快递顺丰及申通之流。无论你建立怎样的配送队伍,你都无法绕开这些大佬,而最终你只能是这些外卖平台和快递公司的校园外包方,协助他们更精准更快捷的将外卖和快递送至学生手上。寄人篱下不符合胡文俊的价值观。
二,如果第一条可以和外卖平台或者快递公司谈妥并在校园内成功运行。那么这些大公司完全可以自己和学校谈,自己在校内建立配送队伍或者配送站,为什么要和你一个刚从国企辞职的屌丝合作?
想来想去都是死胡同,胡文俊有些泄气,脑子也有些胀的疼。想着还是先回家吃上饭要紧,于是他点开手机上的滴滴出行,设置晋陵大学北门为起点,自家小区为终点,发布顺风车行程。很快路程与时间匹配的行程一下子推送上来好几十个。想来这个点是下班高峰,用车的人也确实不少。胡文俊挑了一个路程最接近,价格给的也最高的乘客,直接出发载客回家。
没办法,非常时期,胡文俊目前毕竟属于半失业状态。这空车回家,座位空着也是空着。捎上一个人既能赚点汽油钱,也算是相应国家共享经济绿色出行的理念。
“咦,我真是二逼了!老想着招人建校内配送站干什么!学校最不缺的就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啊,我直接套用滴滴顺风车,来个胡氏顺路达不就得了么。”望着滴滴顺风车业务的界面,胡文俊突然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要知道高校内各个专业,各个专业课,各个年级的学习及工作时间都是完全不相同的。总有人要出校去办事,然后办完事再回来,而这时候与他同一宿舍楼的某位哥们或者姐们的快递正好到了校门口的快递放置区。那么只要收货人愿意发布适量跑腿费,那么刚好回宿舍的这个人完全可以顺路带回同宿舍这位哥们或姐们的快递或者外卖。
这是利用学校人员的正常流动来做文章,属于合理使用个体的闲置资源精准匹配对接需求方,最后创造价值,典型的共享经济。
回到家胡文俊一吃完饭便把自己关到书房,开始模拟他的“胡氏顺路达”。在反复推敲和自我推翻后,他得出这套共享商业模式可行,且满足共享经济的五个基本要素条件。有闲置资源,可以配置暂时的使用权,可以连接供需方,可以提供足量的供需信息,有很强的流动性。
在简单盘点完一切后,胡文俊将共享经济的五个条件要素写在纸上,然后在“链接供需方”和“提供供需信息”这两个条件上画了个两个大圈,随口道:“难点就在这两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