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路过何大伯家,何草草一家顺便把四郎接回家。
因为他们背了很多东西,行动很不方便,就只有何李氏一人进去接四郎。
“三郎,背着背篓,你和娘进去。当家的你就和几个孩子先回家,我和二婶说一下,就回去。”何李氏抱着四郎走出房门,把四郎放在二丫身边,先对着三郎说,后和何来银说。
“你和二婶她们说清楚点就行了,中午饭大家还没吃,我就先带孩子回家等你。”
说完,何来银抱着何草草,就带着二丫和四郎转身,走回家。
何李氏牵着三郎的手走进何大伯家的正房,对在炕上的何大伯娘说。
“二婶,你们过来看看。这都是三郎她们几个在那捡回来的,这些看着还能用,这碗就是有点缺口。不过我们农家人,并不讲究这些。你看这个药煲还挺新的,就是那盖子破了,这拿个碗盖住也能熬药。”
何李氏把三郎他们捡到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地上,指着药煲和何大伯娘说。
农家人熬药是不会专卖一个药煲回来熬药,都是在做好了饭,再用铁锅煮药。
当知道三郎他们捡了一个药煲,何李氏马上想到何大伯。
“二婶,二叔不是要熬药吃吗?这药煲我要来也没用,你就拿去给二叔熬药。”
“这不行,这是你们辛苦拿回来的,我不……”何大伯娘拒绝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何李氏打断。
“二婶,你就不要说了,这药煲我家要来也没用。你要不拿去就是看不起我了,我以后那还敢来找你,要你家的东西。郭大夫不是说过,这药还是用药煲来熬好,这药性才能好好保留下来。二叔都吃了好几年的药,都没什么起色,这次你就用这个药煲熬药,想来会好点。”
何李氏把话都说绝了,何大伯娘也就不再坚持,点了点头,答应要了这药煲。
“这些东西都挺好的,那些老爷们咋就不要了呢?”来福嫂子蹲下来,拿起地上的东西在手里看来看去,她真的想不明那些老爷为什么不要。
“我也不知道,我就听几个在姥爷家帮工的人说,这些姥爷夫人会把他们不穿的衣服什么的扔了。”何李氏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这些有钱人的想法,她就是觉得要是别人不要了,她就可以捡来用。
“你说的那几个帮工,她们自己为什么不捡了去?她们在那老爷家做工,不是会比我们更清楚主人家扔了什么好的东西,她们干嘛不捡?”姜的还是老的辣,何大伯娘一语指出关键问题。
“那老爷直说了,家里的帮工不能捡,她们可能是怕主人家知道,会把她们退回家。”何李氏也不太懂这些老爷们的想法,不过她知道这些做帮工的人,最怕的就是主人家不请她们。
“娘,你还记得黑狗他爹不。那次黑狗她娘不是说漏了嘴,说黑狗他爹就是偷吃了主人家不要的菜,就被那老爷退了回来。”
这件事村里的人都不知,都被黑狗两夫妻捂得紧紧的。来福嫂子之所以知道这事,也是因为那次黑狗她娘来家里发牢骚,不“是啊,这些老爷也是怪人,这好好的东西,他不要了也不让别人吃,这不是糟蹋食粮吗?依我看,老一辈说的不错,这些老爷们,都是没有几个是好东西的。他们这样糟蹋这些东西,也不会遭天谴。”
何李氏和来福嫂子听了连连点头,她们是很赞成何大伯娘的话。
农民都是靠天吃饭,他们最看重这粮食了,也最看不得有人糟蹋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在他们看来这是会遭天谴。
对于那些糟蹋东西的人,不只何大伯娘很反感很讨厌他们,就连何李氏和来复嫂子也一样,又或许说所有的农民都一样。
粮食是农民的天,农民的命,凡事糟蹋粮食的人,都可能说得上是农民的‘敌人’。
要知道,粒粒皆辛苦,每一颗米都是农民辛苦勤劳的心血。珍惜粮食,就是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是对大自然回馈的感恩。
“三丫,让爹看看你的脚咋样。还疼不疼,爹要把鞋脱了,我们勇敢的三丫可不会怕这点疼,对不对。”何来银小心地把何草草放在炕上,温声地哄着何草草。
也不知道是何来银的声音太让何草草感到安心,还是何来银的脱鞋的技巧太好了。反正脱鞋的过程并没有之前何李氏脱得那么痛,反而没感觉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