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父死子继,兄死弟承。”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发生。避免这边土地上,不论秦,韩,魏,赵,燕,齐,楚等国的诸夏后裔,不断自相残杀”
说到这里,秦阳突然拔出佩剑,高高举起,直指苍天道:“寡人立誓,定要一统九州,平息自春秋以来,诸夏后裔,自相残杀,征战连年的祸事。”
“寡人要让这诸夏子民,不用再受战火之苦。九州之地,尽享安乐太平。今日各国的百姓,都将变成大秦的百姓。大家可以耕地,可以经商,可以读书识字,可以放牛养羊。这天下,再也没有纷争的战火,你们的后世子孙,不需要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在他们的子孙陪伴下,直到寿终正寝。”
“这就是寡人今后想要的。你等可愿意追随寡人,共同创建着梦想中的太平盛世吗?”
“吾等愿意。”“吾等愿意。”……
随着秦阳一席话传播开来,在场士兵的士气顿时高涨。秦阳不怀疑,只要自己现在一声令下,这些士卒们就会不断前赴后继,如潮水一般不断涌向大梁城。
讲了心里话,给士卒们说了一个美好的目标,秦阳也算是暂时提升了秦军的士气,稍稍缓解了秦军因为战事不利而产生的颓唐之气。诸位将军也总算能够指挥着各自的士卒,分批返回了各自的营地归建。
但这样画大饼的做法,却是可一不可再。未来再美好,如果没有眼前的现实可支撑,那美好的未来就是一堆泡沫。
摆在秦阳和诸位将军面前的,就是怎么赶快攻破大梁城,避免战事的继续拖延。
简单用过午膳,王贲再次走到地图前,看着图上大梁城周边地简略图形。有些犹豫道:“这攻破大梁城,其实倒也不难。”
在场旁听的秦阳和其他诸位将军,都把注意力放到了皱眉站在地图旁的王贲身上。
看着王贲有些犹豫的神情,秦阳不得不开口提议道:“有想法,你就说出来,大家也可以一起谋划一下。”
王贲看了秦阳一眼,在秦阳期待地眼神中,王贲咬了咬牙道:“咱们可以用水攻。”
“水攻。”秦阳重复了一句,脑海中再次把自己关于战国末期的历史事件给回忆了一番。
有了王贲的提醒,秦阳这才记起,历史上的大梁城,最后好像就是用水泡了好长一段时间,导致城墙坍塌,然后魏王假划着小船,来到秦军大营投降,大梁城才算是告破,魏国也正式宣布灭亡。
秦阳匆匆来到地图前,指着地图上两条用粗笔画出来的蜿蜒线条,对王贲道:“王将军的意思,是想引黄河,鸿沟之水,倒灌大梁城?”
王贲有些艰难地点了点头,这是自己目前能想到,最好的办法。虽然时间稍微长了些,却可以避免将士们强行攻城所造成的大量伤亡。
“你可想过,这两条河水倒灌,会把地势低矮的大梁城,整个浸泡到水中?”秦阳目光炯炯地盯着王贲问道。
王贲朝秦阳抱了抱拳,面色坚毅地说道:“王贲,愿为大秦,再行一回武安君之事。”
武安君就是白起。王贲在这里说再行武安君之事,秦阳明白,王贲说的,就是武安君白起当年战胜赵国之后,坑杀了赵国四十多万大军的事情。
如果真用王贲的办法,水攻大梁城,势必将导致城内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大量死亡。这对于世人来说,确实不亚于当年武安君坑杀四十万赵国青壮的事情。
哪怕战争最终打赢,恐怕王贲也将因此背上屠杀大梁百姓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