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在函谷关修整的第三天,秦阳等到了姗姗来迟的孙四喜。
眼眶浮肿,眼球充血的孙四喜,带着一脸兴奋地欣喜,匆匆来到了秦阳的大帐。
函谷关虽然有着基本的生活设施,但基本还是属于一座军事要塞,秦阳不想占用函谷关守将的居所,只能跟着大军,在军营里生活。
好在他是一国大王,该有的一切都会得到十分妥帖的办理。而不是像行军途中的临时住所,空荡荡的除了睡觉的床榻,吃饭的桌子,就什么都没有。
至少在这里,函谷关守将为秦阳置办了不少起居用品。让秦阳的生活可以更精致一些。
孙四喜见到秦阳的时候,秦阳正在研究马鞍。前世没有接触过马的机会,马鞍的印象多来自影视剧,所以秦阳只能凭着大致的印象去作画。
为了能够简单地线条描绘图案,秦阳甚至因此自制了几支炭笔。本来想直接用铅笔,可惜函谷关没有找到铅,估计得回咸阳才能把铅笔制造出来。
马鞍,马镫,马蹄铁,这三种东西的出现,将极大的改变骑兵的作战方式,甚至能够让农耕文明的健儿更快的适应马背上作战的方式。
农耕文明相比游牧文明,劣势就在作战之后的追击上。
游牧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可谓是弓马娴熟。面对这样的全民骑兵的民族,九州各国最多的步兵武卒,显然更多处于被动防御的层次。
每次打赢了草原部族的入侵,人家马头一转,一阵疾驰就跑回了草原之上。步兵倚靠两条腿,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追杀这些草原骑兵的。
秦阳这次御驾亲征,骑马走了不少的路程,也算是了解了长城以南,各国训练骑兵的困难之处,所以这次回来,就想着要把马蹄铁等东西给提前制作出来。在他心里,要防范的,始终是草原的游牧民族。
孙四喜给秦阳带来了茶叶和更加精美的茶具,这是赵楚楚让孙四喜转交给秦阳。此刻,孙四喜就守在小火炉旁边,准备为秦阳泡茶。
“楚楚姑娘说,常喝这茶汤,能够消除脂肪,解除腥腻,让人身体更加康健,是难得的好东西。”
“仆有幸,楚楚姑娘也送了仆一点点,仆喝了之后,却是感觉身体爽利许多。特别是吃了太多肥肉之后,喝上几杯茶,肚子能舒服许多。”
孙四喜一边给小火炉扇火,一边唠哩唠叨地向秦阳阐述喝茶的好处。
说话间,茶水煮好,孙四喜照例自己先喝了一杯,然后才捧着清亮的茶汤,小心翼翼地端到秦阳面前。
“大王,请品尝。”
秦阳放下手中的炭笔,到一旁的铜盆中洗了洗手,这才接过孙四喜手中的茶盏。自从陈香儿代理了瓷器的销售之后,色彩艳丽,轻盈剔透的瓷器瞬间成了秦国上层人物的宠儿。
秦阳的王宫中,还放着陈香儿进贡的一整套瓷器。
眼前的茶盏色泽漂亮了许多,显然在秦阳离开的几个月,瓷器的烧制有了更好的发展。
“不错,入口微苦,入喉回甘,香气扑鼻,经久不散,确实不错!”
明明已经喝过无数遍,可在孙四喜面前,秦阳还得装出一副初次品尝的模样。
喝了几口,茶盏中的茶水减半,秦阳将茶盏放下,重新拿起炭笔作画。孙四喜则提着小壶,过来给秦阳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