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赵楚楚的事情再次耽搁了下来。
但秦阳心意已决,这件事绝对不会妥协。
还是在那间被秦阳命名为理政殿的宫殿内,秦阳一边批阅着奏章,一边等待郎中令孙四喜把秦国这几年的财政收支账目拿来。
为了重新建立新军,秦阳必须要把这几年的账目看一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裁撤掉的地方。他虽然继承了原来秦王的记忆,但秦王也只是对一些大事记在心里,一些比较小的事情,秦王的心里总是有些模糊。
可能在死去的秦王心中,只有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王朝这个大目标,才是需要他去思考和记挂在心的吧!
账册有些多,纸的大规模办公推广,还是秦阳成为秦王之后,才大力推广普及的,所以前几年的账册,大多还是记录在竹简之内,只有小部分用羊皮记录。
孙四喜和几个内宫侍卫,拉了两辆马车,来回搬了好几次,这才把秦国这四年来的账册全部搬到理政殿,一同前来的,还有十几名核算的高手。
“孙四喜。”
理政殿内,秦阳对着进殿的孙四喜招了招手。
“仆在。大王有何吩咐?”
对于秦王的召唤,孙四喜向来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回应。
“给他们搬一些桌案,让他们就在这理政殿中把历年的账目都给寡人核算一遍。确认无误的,就全部用纸编写成册,再交由寡人。”
秦阳指着站在大殿外,手足无措的十几名老先生。由于秦阳临时要求,这些人都是第一时间被挑选送入咸阳宫中,连基本的觐见礼仪都不曾教授。
好在秦阳也只是需要他们来核算账目,只要账目能够算好,些许礼仪上的事情,秦阳还真懒得去追究。
“大王放心,仆会安排妥当。”
看见秦阳重新低头批阅奏章,确认没有更多的事情吩咐,孙四喜这才重新离开理政殿,找人准备笔墨纸砚等一些东西,送到理政殿中来。
理政殿是秦王宫中不起眼的一间偏殿,但面积也足有后世篮球场大小。秦阳让工匠稍微改造,将大殿隔为内外两间房。内房是秦阳平日里批阅奏章,办理公务的地方。外房则是给朝臣请见秦阳的时候,歇息等候的地方。
理政殿左侧一百步,就是丞相等重臣办公的官署。
这些核算账册的算账先生,就在理政殿的外房进行账务核算。在账务没有核算清楚之前,这些算账先生的衣食住行都统一安排,并接受宫中侍卫的监视和保护。
虽然秦阳信得过萧任,但对治粟内史衙门里的官吏,却还是不得不注意。秦阳准备等时机一到,就将庞大的治粟内史衙门进行拆分。一来避免治粟内史权责过大,二来也能更精准下达指令给不同的衙门进行处理。
午膳之后,秦阳出来溜达溜达消消食,就看到十几名老夫子拿着算筹在核对手中的账目。
“孙四喜。”
“大王。”孙四喜在秦阳身后一步的位置躬身等候秦阳的吩咐。
“注意他们的生活保障,派几个内侍过来伺候着,一些琐屑的事情,就不要让这帮帐房先生们动手了。”
“诺!”
“陪寡人出去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