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人的囚犯队伍,哪怕御林军不断用马鞭抽打催促,依旧花了一个白天的时间,才走到达咸阳。
虽然入夜之后,咸阳街上的行人逐渐减少,但依旧有不少人看到这条由御林军押送的队伍。
“诶!这是怎么回事?抓的什么人啊?”
官道两旁的酒肆、饭馆里不断有用餐喝酒的人在向周围的人打听,企图在这些咸阳城中,小道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探听到自己想要的消息。
“你不知道?”有消息灵通的好事者听到有人提问,故作惊讶地叫喊出声,顺利地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你知道?知道你就快说呀!”“就是,就是,知道就说来听听呗!”
好事者故作姿态,慢慢端起酒杯品尝起杯中浑浊的酒液。还似模似样的咂摸两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喝秦宫里的琼浆玉液。
有性子急的客人,受不了好事者的装模作样,直接走到那人跟前,放下自己的酒壶道:“你这人,吊人胃口。不就想要好处吗?来,我这壶酒老板刚拿来的,还未喝过。这么一壶,可要二十个大钱,现在它归你了,快快将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得了好处,又吊足了众人的胃口,这好事者才神神秘秘的说道:“昨晚御林军星夜出动,都还知道吧?”
“知道,知道!”“原来是御林军出动啊?我睡得早,还以为昨晚打雷呢!”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又专门提醒道:
“谁要听御林军出动了,我们是要知道这抓的是些什么人?”
“就是,就是。”“诶,你倒是说啊!”
面对大伙的催促,好事者也不好拖延,把人家赠送给他的那壶酒拿过来闻了一下。这才继续开口解惑道:“嘿!我昨晚就在城外,看着御林军朝着泾阳县的方向去的。估摸着这时间,这些人应该就是泾阳县抓过来的。至于是什么人,那我可就说不好咯!”
“有什么说不好的。”好事者旁边,有穿着治粟内史衙门官服的老者喝了一口酒,捡了盘子里的花生嚼了送酒,这才满不在乎的说道:
“这群人里,看衣着,有当官的,有家里有钱的,那个矮矮胖胖,头上有许多辫子的,应该是戎狄人。其他的,不是管事下属,就是奴仆奴婢。”
大伙听着老者的分析这么一看,嘿!确实都像老人家说的一模一样。
酒肆的掌柜也是个妙人,在后厨拿了两盘酱肉,一盘给了好事者,一盘给了身穿官服的老者。由此引来酒肆中客人们的欢呼叫好之声。
咸阳城中今夜关于押送队伍的议论从饭馆酒肆,一直蔓延到王公大臣的府邸书房,大伙都在根据自己得到的消息,或真或假的猜测着。
而在秦宫中,刚刚在寝宫中吃过晚饭的秦阳,也等到了孙四喜的回报。
由军司马统计出来的财货名单,和由龙影衙门专管监狱的百户统计出来的犯人名单,已经由孙四喜亲自送到了秦阳的眼前。
“普通奴仆丫鬟的,没有劣迹,就都放了吧!”秦阳翻看着犯人名单,对等候在一旁的孙四喜说道。
“诺!”
“财货的话,拿出十万钱来,单独划入龙影衙门的账上。剩余的,就交由军司马还是按照老规矩处理。”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