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荆轲让我刺秦王 > 第140章 萧任

第140章 萧任

理政殿,内殿。

和屈英约定好了一些大方向上的条约,时间也来到了中午时分。

秦阳让田安乐去看看,被侍卫架走的治粟内史萧任到哪里去了。

田安乐出去打听了一下,回来对秦阳禀报道:“大王,萧大人被架走后,径直去了王丞相的值房,现在还在王丞相那里喝茶。”

秦阳想了想,吩咐道:“去请王丞相和萧大人一起到理政殿来,然后吩咐御膳房传膳到理政殿来,寡人和两位大人一起用膳。”

田安乐点头应诺,匆匆下去吩咐事情。

秦阳看了一会儿奏章,估摸着也就一盏茶的功夫,丞相王绾和治粟内史萧任就来到了理政殿内殿。

“臣等拜见大王。”

“行了,过来坐吧!”

秦阳放下奏本,特意看了萧任一眼。果不其然,这家伙竟然撅着个嘴巴,脸上还一副不情不愿的模样。

秦阳心里暗笑,这还是秦国的国家重臣呢,耍起脾气来,和小孩子一样没啥区别。

秦阳知道,这萧任是在为刚刚被侍卫架出理政殿的事情生闷气。他心里头乐,面上却装作看不见的样子。也不理睬他,只是笑着对王绾道:

“知道丞相办公辛苦,也还未用午膳,寡人这边刚好吩咐御厨传膳食,就想请丞相过来一起吃个饭。”

“大王厚爱,老臣愧不敢当。”

王绾说着,还不忘朝自己身边一直不吭声的萧任使眼色。

可惜萧任还在对秦王叫侍卫把他叉出去的事情耿耿于怀,脸上一直都是一副臭臭的表情,哪怕大王说了赐宴,萧任也是一声不吭,把王绾看得心里直着急,就差动手去掐醒这个不懂事的治粟内史。

王绾知道萧任心里有气,可作为臣子,哪里有在君王面前甩脸子的道理?更何况,萧任只不过是被侍卫叉了出去,大王又没有为难他。

为官多年,王绾深知秦王的脾气。这要是真惹恼了大王,随时都有可能人头落地。

萧任是王绾一直看好的年青一代,在王绾的预想中,在他致仕之后,丞相之位无外乎那么几个人选,一个是李斯,一个是御史大夫冯劫,还有一个就是治粟内史萧任。

李斯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王绾一直不怎么喜欢李斯。当然不会支持李斯成为在他之后的下一任大秦丞相。

冯劫原本是军方的人,父子都曾领兵,家中几乎都是武将出身。现在改任御史大夫,成了文官,不是冯家改了门庭,而是秦王认为,御史大夫监察百官的权力,不能由文官一派出身的人把持。

所以几任御史大夫,都是由武将出身的官员来当。为的就是利用文武不和的这个大矛盾,让武将出身的御史大夫盯紧了文官一脉。

王绾虽然文武之别不重,但他也不认为,一个武将可以成为秦国的丞相。这必然会导致秦国原本就浓烈的军武气息变得更加严重。在王绾看来,一旦秦国一统天下,秦王就该收拢武将的权力,把这些骄兵悍将置于文官的监督之下。而秦国,也该回到文官治理天下的正统道路上去。

萧任是王绾经过这几年的观察之后,觉得最适合成为他的继任者的人选。

一来萧任是从低层文官一直升迁上来的,因为善于理财,被大王任命为治粟内史,将来萧任若是秉政,显然会顾着秦国的财力,能适当劝阻秦王,避免秦王穷兵黩武。

二来,萧任虽然是秦国故地出身,可曾经有过周游东方列国的经历,和朝堂上,许多东方入秦的官员都有不错的交情。有这一点,王绾觉得,自己如果离任,那些和他一样东来入秦的官员,也不会遭受不公。

这第三,则是萧任对于儒家学派的亲近。虽然萧任是秦国学法的吏出生,可在秩比两千石的高官后,反而开始对儒家学说感兴趣。经常跑到王绾家里,和王绾探讨起儒家的学说经义。两人算起来,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这个王朝叫大兴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