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使团在秦军的大营中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可惜他们凑巧听到了秦军的军议,秦王暂时将他们扣留在秦军当中,防止秦军的作战意图被泄露。
两国使团分别被安排在两座相邻的营帐中,营帐外有秦军把守,就算是使团人员要方便,也会同时有两名秦军士兵跟随左右。
燕国使团的营帐内,作为使团团长的杜钰,已经把贪功冒进的项燕给骂了一遍。然后又在营帐中来回走动,祈求上天保佑,让项燕和十万楚国大军能够逢凶化吉,返回城阳。
他现在是回过神来了,回想这次南下面见秦王的种种细节,他可以肯定,原本秦国上下并没有做下一定要灭亡楚国的决定。或许口号上提一提,但实质上,秦国不过是想着楚国受灾,趁机从楚国身上撕扯一点血肉下来,达到削弱楚国的目的。
这或许就是因为楚国是目前唯一尚能够动员数十万大军和秦国来个国战的国家,所以哪怕强大如秦国,也没有一口吞下楚国的能力。而是想着借助各种有利局面,不断从楚国身上撕下血肉,让楚国长期流血,达到秦国肢解楚国的目的。
可现在,由于项燕的冒进,让原本准备答应接受秦楚停战协议的秦国,见到了一举灭亡楚国的机会。
以秦王以及秦太尉王翦等人眼光的老辣,如何看不出,只要秦国能够拿下城阳,秦国就会得到能够随时进攻楚国的桥头堡。楚国对于秦国的威胁,也会降到最低。秦国甚至只需要在城阳驻守几万大军,死守不出,楚国就会空有强大实力,而被挡在城阳之下,无法动弹。
实在不行,就让使团中的人冒死去蓝县通知项燕,让他及早做好防备,尽快回援城阳……杜钰看着在营帐中破口大骂秦国无礼的使团成员,心里幽幽地想道。
与其让秦国拿下城阳,甚至借此彻底打垮楚国。燕国和秦国之间的那点生意,反而不是太重要了。毕竟,楚国若失,全心全意要反抗秦国的,就剩下燕国一个了。
代国不过是苟延残喘,成不了气候,现在不过是求着秦国让他继续苟活罢了。
至于齐国,杜钰摇了摇头。这次出使齐国,临淄满大街的齐国百姓,就没有不称赞秦王贤明的。齐国官府不仅不阻挠,还任由这种说法甚嚣尘上。
杜钰问了齐国驿馆的官吏,才知道,齐国自从四年前和秦国重新签订贸易协议以来,秦国每年都大量从齐国购买食盐,甚至王贲的驻军,还到齐国采购粮草补给,让齐国上到官府,下到百姓,都从两国的贸易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秦王还派了工匠给齐王修宫殿,这更让齐国朝廷普遍认为,秦王尊重齐王,秦国尊重齐国。
杜钰回想着面见齐王建时,到秦王派工匠,送图纸,专门为齐王建修建的那座披香殿。心中不由阵阵冷笑,这座披香殿的成功修建,可以看出如今齐国朝堂上的,都是一群尸位素餐的蠢货。
虎视天下的秦王,真会有那么好心为齐王建修建一座宫殿?在杜钰看来,这不过是秦国穷困齐国的一种办法罢了。
秦国无非是不想齐国把钱花到齐国军队或者城防上去,故意降低姿态,千里迢迢派遣工匠,送上所谓的来自古人的图纸,忽悠齐国穷尽国库,修建一座除了满足齐王建的奢靡,对齐国实际并无任何好处的披香殿罢了。
杜钰甚至可以揣测,在秦国人眼里,这座齐国耗资巨大,修建起来的宫殿,等秦国吞并了天下各国时,这座宫殿会变成秦王在临淄的一座行宫。就像魏惠文王时期,魏国修建的那些气派,堂皇的宫殿一般,现在都成了秦王的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