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凤栖殿。
秦阳的一通说辞,显然没有说服赵楚楚下定决心跟着自己东巡。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害怕群臣会有意见。另外一个,就是担心已经怀孕的红霞,会不开心。
自从青霜和红霞一起跟着赵楚楚嫁给秦阳之后,赵楚楚就一直把红霞当成了自己的亲妹妹一般看待。
别看红霞还有几个月就要成为妈妈,可在赵楚楚和青霜,甚至秦阳眼中,红霞还是个爱哭爱闹,喜欢吃东西,喜欢玩闹的小姑娘。
相比于赵楚楚的谨慎沉稳,青霜的睿智果敢,有两位姐姐保护的红霞,有着与宫廷复杂环境格格不入的天真无邪。
所以大家总会下意识的对红霞采取更多的保护。
现在红霞怀了孩子,秦阳想要出巡,赵楚楚更多的是想到这个平时爱玩爱闹的妹妹没办法跟着一起出去会不开心。
秦阳见暂时没办法说服赵楚楚,也只好再次返回理政殿处理今天的国事。
随着国土面积越来越大,秦阳每天花费在处理各地呈上来的公文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这还是有萧任作为丞相替他处理了大部分小事情的前提下。
秦阳现在都可以想象,等九州一统之后,每天处理的重要公文会有多么海量。
在这点上,秦阳特别佩服史上那些勤政的皇帝。
据说始皇帝嬴政,在一统天下之后,每天都批阅的公文都要拉上几大车,天天批阅到凌晨才能入睡,简直就是工作狂人。
秦阳自认没有嬴政这位真正的始皇帝那么热爱工作,也怕自己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所以适当的将权力下放,让丞相帮着处理一些简单的政事。
当然,为了防止相权架空皇权,秦阳也给丞相加了一个内阁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将丞相的权力摊薄出去,这样一来,既可以让秦阳减轻工作量,又考虑到相权和皇权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又互相抵触的问题。
当然再好的制度,也要有人来执行。
秦阳作为制度的缔造者,本身在秦国又有极高的个人威望。所以即使不设立内阁制,丞相也无法架空秦阳。但对于后世之君来说,有了内阁制这道枷锁,自然可以限制相权的独大,导致君王的权力被丞相架空。
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将来的继位之君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否则制度再好,也一样会有被下面的臣子联手掣肘,甚至彻底架空的可能。
喝了一盏茶,看了几份修筑河道之类的请求拨款公文。有内侍匆匆地进了理政殿,在内殿门口的地方候着。
田安乐小心地看了一眼,那内侍示意有新的公文。田安乐这才轻手轻脚的走了过去接过。
“哪里送来的公文?”
秦阳头也不抬的随口问道。
田安乐对着秦阳弯了下腰,将两份公文的封面扫了一眼,恭谨地回答道:“是代国和燕国送过来的国书。”
秦阳眉头一皱,抬起头来,向田安乐一伸手。
田安乐连忙将公文送到秦阳的手上。
秦阳扫了一眼燕国的国书,先放在一旁,把落款外臣阿支那也呈上字样的代国国书缓缓打开。
秦阳扫了一眼国书上的大致内容,原来是阿支那也获得秦国的支持后,回到代国顺利的得到了许多不满燕归和且松两人把持代国朝政的大臣们的拥戴,在代国朝堂上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