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津城内,驻守将军府。
白方正的一席话,却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将李荣的思路劈散开来,让他觉察到自己思考的疏漏之处。
看着义子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白方正却是有条不紊的继续吃了几口下酒菜,再慢条斯理的继续对李荣的教导,“秦国之强,不止在于秦军,还在于秦国的国力。”
白方正不断举起桌子上的杯盘以及食物,甚至放在一边的一只陶罐,“咱们燕国在诸国之中,对秦国最是警惕,也最是抵抗。”
“可你看看,就现在在咱们父子身边,就有多少东西来自于秦国。”
“秦人的东西贩售于九州诸国,甚至北方草原的蛮族都有大量的秦国货物。”
“秦人用商品换了他们的战马,掉过头来就把这些蛮族打得丢盔弃甲,数万青壮都成了秦国的俘虏。”
李荣看着桌子上来自于秦国的瓷器,秦国的腐乳,甚至陶罐里来自于秦国的茶叶,甚至他每天晚上沐浴用的香皂,蓟城权贵夫人们所用的天香露。
经义父这么一提醒,李荣这才发现,秦国已经从方方面面影响了整个燕国。
“这,这也太可怕了。”李荣喃喃念叨了一句。
白方正叹了一口气,又是给自己斟了一杯酒,“秦军缺粮,不是说秦国没有粮。”
“只不过秦国人觉得为了攻打我们燕国,要从蜀中千里迢迢运粮到燕国来并不划算。”
“他们在计算着这一场战争的胜算与得失。”
“在他们的庙算看来,花费那么大代价,打下一个随时都可以灭掉的燕国,并不划算。”
“于是秦国就宁可暂时将战事停下,让秦军止步于燕国的某一个地方。”
“等明年,或者后年。淮水的水患过去了,地里的粮食又堆满秦国谷仓的时候,秦国的二十万大军,就又可以再次北征。”
“到那时,只怕燕国就在劫难逃了。”
李荣这才恍然大悟,对义父在之前秦军分兵的时候,一力主张要趁着秦军分兵,率领燕国所有新军连同旧军和分兵后的秦军决战的原因了。
“所以您在秦军分兵之后,就坚持要趁着秦军分兵攻打的武阳城的时候,与秦军决战?”
“决战?”白方正摇头一笑,否认了李荣的这个说辞。
“为父当时其实只是想趁着秦军分兵,歼灭一部分秦军罢了。”
“只是一部分?”李荣不可置信。
“是的,只是一部分。”
白方正解释道:“秦国强大,燕国弱小。”
“我们和他们硬拼,决战即使能够获胜,那也只能是惨胜。”
“可秦国没了十万人,立刻就可以从其他地方调来十万人马继续参战。”
“可我们燕国如果没了这十余万新军,那么燕国就真的只剩下一些散兵游勇,成了任秦军宰割的羔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