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津城南郊,看着数百步外那骤然燃烧起来的两堆大伙,正在亲自指挥燕军士兵在微弱的火把光线下,修筑营寨的白方正,脸上顿时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加上昨天领军出城,拼死阻挠秦军顺势攻入陈津城。自己的义子已经连续立下两个大的功劳,只要这次能够安然返回蓟城,白方正准备拼上自己在朝中多年的人脉,上表保举李荣出镇一方。
经过那么多事情,白方正算是看明白了。
燕王丹早已开始布局,准备把他们这些朝中的老臣一一踢出朝局,甚至准备把新军中的老将也一一剔除掉,换上只忠于燕王的年轻将领或者亲信,例如寇胜这等人。
白方正知道,以自己在军中的威信,相信燕王是不会轻易放他离开蓟城,立刻燕王的视线外出镇守一方。
所以他准备用这次领军守城的功劳,为自己的义子李荣换取一个出镇一方的机会。
哪怕是什么偏远的地方都可以,只要手中有人马,李荣就算是有了立身之地。将来万一燕国支撑不住,自己这位义子也算有一点资本,可以向秦国投降,换取一个不太差前程。
甚至白方正已经想好,这座临时修筑的营寨,还有自己的义子李荣率领兵马坐镇。而且要把他的名号打出来,让秦军知道守着这座营寨的将领就是李荣。
寇胜已经从陈津城逃跑出去,按照白方正对寇胜的理解。对方一旦返回了蓟城,肯定要为自己的临阵脱逃进行辩解,而极有可能就是白方正就是对方利用的借口。
白方正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寇胜会在燕王丹面前进谗,甚至编造一些话来诋毁白方正。
按照燕王日渐疏远自己的态度,白方正也可以预估得到,燕王可能不会再听从他的建议,继续向陈津城增派军队。
好在白方正早有准备,除了上奏给燕王,让他增派新军到陈津城来之外。
他还写了十几封信函交给陈津城附近的十几位驻军将领,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过白方正的指点或者帮助。看了白方正亲手写给他们的信函,至少也会派遣个几百兵马到陈津城来凑凑场面。
这样一来,白方正就等于又有了几千兵马可以指挥。
哪怕这些兵马都是燕国的旧军,白方正认为用来配合着守城,到也算是绰绰有余了。
在白方正心里,现在守住陈津城,不是为了躲在蓟城猜忌他的燕王,而是为了自己的义子李荣。
只要陈津城在自己和义子的配合下,每多守上一天,义子的名头在秦军那边也就越响亮。
以白方正对秦军,甚至是秦王的了解。会领兵打仗,弓马娴熟的李荣,一旦落到了秦军手中,势必会被秦军看中。
到那个时候,自己再委婉的劝说一番,相信李荣会放心心结投靠秦国。
以白方正对天下大势的观察,白方正觉得秦国短则三年,长则十年,势必能够一统天下。
义子李荣这个时候投靠过去,恰好可以成为秦军的将领之一,为秦国人一统天下做出自己的贡献。白方正不信,自己辛辛苦苦,倾尽所有教育出来的义子,会不能在秦国某得属于自己的一份锦绣前程。
收回心中对任何人都暂时不能提起的想法,白方正看着数百步外那渐渐变成两支大火炬的秦军长臂攻城车,心中也是有些担心,万一李荣突围不成,被秦军抓捕了,没了自己的劝说,只怕李荣会一根筋为燕国尽忠。
到时候只怕秦军会恼羞成怒,把李荣给杀了。
就在白方正担心不已的时候,却是看到远处有大量的火把出现,而且朝着陈津城的方向跑了过来。
他不敢耽搁,连忙招来麾下,让他率领数百燕军骑兵,一人双马,前去查探究竟。如果是敌人,那么就乘机冲杀一番,不能让他们靠近燕军在陈津城外新立的这座营寨。
如果是自己人,则刚好把空出来的战马交给他们,协助他们一起返回陈津城。
亲兵领命,呼啸着带领数百骑兵,一人双马向着两支大火炬的方向去接应可能返回的燕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