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郡治,阳翟城。
郡守府内,郡尉徐时显的一句问话,让郡守大堂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在座的都不是蠢货,自然知道徐时显刚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马坤显得有些意动,但又有些犹豫。毕竟这些年,自家大王变得宽和了不少,马坤不知道自己借着这次平叛的机会,对那些韩国的遗老遗少们大开杀戒,是否会惹来大王的雷霆震怒。
可惜阳翟城距离咸阳太远,否则马坤就可以写封信,快马送回咸阳,让自己的老上司叶腾帮自己参谋一下。
一旁的郡守李明达却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同僚兼老朋友会这么直白的对马坤说这样的话。
不过他倒也是理解徐时显。
和他一样,徐时显当年和自己一起向秦国投诚。
比他们两人晚投诚的叶腾,不仅领兵在外多年,为秦国多次领兵作战,还在最近因为大胜南下的草原蛮族军队,而正是调到咸阳,成为咸阳中尉,掌控咸阳守备力量。
大王对叶腾的看重,让同样身为降臣的自己和徐时显都羡慕不已。
特别是徐时显,他当年在韩国时,领兵打仗的功夫并不比叶腾弱,甚至在大军作战方面,更是要略胜于叶腾。
如今却因为这些韩国旧人的存在,大王不得不将他们两人安排在颍川郡郡守和郡尉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十余年的时间。
要说大王不信任他们,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不信任他们,就不会把看守颍川郡韩国旧人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而且把颍川郡一郡之地的军政要务,都交由他们两人来打理。
这份信任,相比较当年的韩王安,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岁月悠长,对于依旧年富力强的自己与徐时显来说,彼此间想要的,根本不止于此。
大争之世,秦国日益强盛,一统天下的大势几乎已成定局。
自己和徐时显其实更想要争取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获得更多更高的地位,为大王施展治国治军的才能。
而这一次的颍川郡叛乱,确实是让自己与老搭档徐时显见到了离开颍川郡,向更高的位置上攀登的机会。
所以当马坤拿出叶腾亲笔所写的信件后,老朋友这才一改往日的谨慎,把刚刚见面不过数个时辰的马坤当成了自己人,迫不急待的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李明达觉得,自己的老朋友已经为了离开颍川郡,已经彻底的豁了出去。那么自己也不能再这样沉默下去,而是应该和自己的老搭档一起协力,将这件事情一劳永逸的解决掉。
“马将军,颍川祸乱之根源,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这些仇视大秦,仇视大王的韩国旧人存在。”
“所以才会在短短的时日之内,造成了糜烂一方的态势。”
“说句实话,如果朝廷没有派将军前来,只是叫我们郡内官兵自行平息叛乱。”
“那么我们真的就如公文上所说,只要调动郡兵,以徐大人的领兵之能,轻而易举就能将叛乱彻底平息下去。”
马坤颔首,赞同李明达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