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国北伐燕国的时候,南方的楚国,也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
事情要从楚国被秦国震慑,被迫签订楚国分裂的条约之后讲起。
楚王熊负刍,在经历了这一次贵族背叛,秦人羞辱之后,似乎彻底有了想要再次带领楚国雄起的壮志雄心。
在秦军撤离楚国境内之后,楚王熊负刍当即决定,在楚国仅剩的疆域内,推行变革。
首先变革的,是楚国的政治框架与政治制度。
以前的楚国,为了标新立异,对抗中原诸国将他称之为南蛮。于是楚国的政治框架与政治制度,都有一些与中原诸国各不相同的地方。
可如今楚国被秦国打败,曾经的南方霸主,如今已经丢失了曾经的五分之四的领土疆域。
还有国内的贵族,也已经借着这个机会造反,从楚国本就变得极小的领土上,又划去了一些。
被迫签订了出卖楚国利益条约的楚王熊负刍痛定思痛,认为楚国想要再度强盛,打败秦国,恢复楚国昔日的荣光,重新成为南方的霸主,那就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
于是乎,楚王就把改革的第一刀,砍在了失去了贵族,朝廷框架变得极为空虚的政治框架与政治制度之上。
楚王先是将楚国先王祖标新立异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一切仿照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同时将楚国官职的名称,也与中原诸国进行了同步。
例如替楚王主持楚国革新的楚国丞相赵丙,按照原来楚国的称呼,应该称之为楚国的令尹。
现在按照楚王的要求,已经全部跟随秦国,改成丞相这一称呼。
将政治制度,政治框架全面向秦国学习之后,楚王熊负刍又颁布了一条楚王诏令,宣布在全楚国范围内,取消农奴制度。
将曾经的农奴,野人,黔首,国民四种身份全部予以取消。
今后生活在楚国国土上的人,只要在官府黄册有登记,那么就是属于楚国的百姓。
同时楚王熊负刍将全楚国国土全部收归国有,所有登记了黄册的百姓,都将按照新的楚国国土制度,分配到田地。
熊负刍还吸取了之前楚国粮食大肆被秦国商人收购,导致最后国内出现无粮可吃的惨痛教训,制定了新的粮食贸易律法。
律法当中,要求楚国百姓除了向国家缴纳粮税之外,粮食只可以卖给官府,不许贩卖给私人。
楚国国内的所有粮食贸易,全部只能有楚国官府指定的官方身份才能进行交易与买卖。
百姓可以到国家指定的粮店,购买日常所需的粮食。
而向秦,齐,燕,代等国想要在楚国境内购买粮食,就必须通过楚国的官府,才能买到粮食。
所以之后秦国淮北发生水患,北伐大军出现补给困难,秦国就已经无法向之前一样,派遣秦国的商人,用大量的钱财从楚国购买到足够的粮食。
反倒是秦国想要购买粮食支援北伐大军的时候,楚国方面堂而皇之的把粮食贸易当中,添加了一条让秦国放弃对楚国周边四个小国进行支持的政治承诺。
秦国顾及到分裂楚国的成功来之不易,于是果断拒绝了楚国附带在粮食贸易中的政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