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养尊处优的小屁孩,真的饿急了,那也是找到什么能吃的,就会觉得什么东西吃起来香。
真香定律,就是固执己见与残酷现实较量失败的最好体现。
天天在宫里好吃好喝,享用定时三餐的赵成业,在饿了一顿午饭之后,再次端起宫女和内侍吃的小米饭时,却是吃得喷香。连那中午挑三拣四的青菜都不觉得难啃了。
为此担心了好一阵的红霞等人,也算终于松了一口气。
秦阳看着儿子今晚乖乖扒饭,也不折腾了。
心里倒也是觉得满意,于是特意亲自动手,给儿子用猪油煎了两个鸡子吃。
鸡子也就是后世人说的鸡蛋。在这个年头,养鸡还没有形成规模化,鸡都还是个人散养。寻常人家或许会不舍得吃,但对于秦阳和秦阳的儿子来说,却是再普通不过的食物。
哪怕是这些宫女和内侍,自己平日里在宫中也没少吃鸡子。毕竟秦阳为了提高宫里人的身体素质,是专门叮嘱过要让宫里的这些宫女和内侍,至少要能做到五天一枚鸡子的。
虽然有人提醒过秦阳,如果隔三差五让宫中的内侍和宫女都食用鸡蛋,会大大增加宫中的开支成本。
但在秦阳看来,如果能够通过这样的饮食改善,让宫里的人增强了体质,减少了生病的几率,那么这笔付出,无论怎么算都是秦阳赚大了。
毕竟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哪怕是重一点的感冒都有可能夺去一个人的生命。
而宫中人口众多,秦阳自己一家人又都住在这宫中。万一要是爆发什么流感之类的传染病,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这些需要数人住一间屋子的内侍和宫女,随即就有可能传染到秦阳一家子人身上。
所以为了整个宫廷少出现一些疾病,多花点钱在改善伙食上,对于秦阳来说,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不仅减少了自家人被各种传染病传染的风险,还能够增加宫里人对自己这位大王的忠心程度,这样的大好事情,无非就是多花一点钱,收购一些百姓售卖的鸡蛋罢了。
秦阳相信,只要宫中吃鸡蛋的风潮带起来,将来咸阳百姓对于吃鸡蛋这件事情也会慢慢跟上。这样一来,势必会有聪明的人,想办法去多养一些鸡,扩大养鸡的规模。
如此一来,也算是秦阳间接的推动了秦国养鸡业的变革与发展了。
吃到秦阳亲手煎的鸡蛋,中午还闹腾得厉害的赵成业,晚上倒是变得乖巧了许多。
在吃完饭以后,秦阳也就拉着赵成业的手,在宿营地闲逛起来。
跟随秦阳出巡的队伍,少说有四五千人马。这样的人数规模,根本无法安排在泾阳城内休息。
于是除了队伍中的秦阳一家,还有就是一些随行的官员,被安排道泾阳县内住宿。
至于其他随行人员,则被一律安排在泾阳县郊外进行驻扎。
好在除了不方便让所有的人一起进城外,泾阳县令倒也是个机灵人,在队伍扎营之后,就立刻派出县尉,赶着一群猪和羊,送到营地里,给随行的人员加菜。
秦阳体恤这些宫女内侍平日里也比较少吃肉,所以今晚父子二人虽然是跟着这些人一起吃饭,却是一起不去占用这些宫女和内侍的份额,尽量让他们多吃一点。
父子两人一边走着,秦阳一边将自己今天惩罚赵成业的道里讲给他听,告诉他今天为什么要惩罚他中午没饭吃。
同时还要告诉他,今后应该怎么去做。
当然,对于赵成业今晚能够学着自己,不到那锅香喷喷的肉汤里捞东西吃,秦阳也对赵成业作出了表扬。
“你今晚这样做,就很对。”
秦阳给儿子比了一个大拇指。
“你自小在你母后身边长大,跟着父王和母后,你几乎可以说是天天大鱼大肉的吃。”
“可你不知道,在咱们秦国,还有许多地方的老百姓,连一顿饱饭都吃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