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制陶土果真是一个耗费精神,也耗费时间,更耗费木材的庞大工程。
且不说制作烧陶所需要的土窑,陆远他们就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理,雁过拔毛一般的把那飞机残骸给拆了一个精光,几乎海滩边上,那架飞机残骸上,为数不多,所剩无几的金属,都在陆远的指使下给拆的一干二净。
好不容易制作出来了陶土所需要的土窑之后,陆远他们便开始绞尽脑汁,如同熬鹰一般,每人轮流黑白无常的开始照看土窑四周的火焰。
七百度左右的温度,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只能凭借一双肉眼去判断,这和古法烧窑其实也差不多。
按照徐远达的说法,古代烧窑的人,或者说工种里面,有一种名为“把头”的职业,当属烧窑工艺里面的灵魂所在。
陶土制作塑性,一般的手艺人都是能够胜任的。
但是掌握土窑内部火炉情况的,一般来说就得是这个“把头”才能够来完成。
因为既要掌握窑内的气温,又要决定什么时候添加柴火,火焰的颜色是否合适。
对,是的,火焰的颜色。
单纯的黄色火焰,亦或者是绿色火焰还不行。
必须的是烧的通红的红色火焰,那才是代表着土窑内部是高氧气状态。
万幸的是徐远达看过那个古代陶土烧窑的纪录片,对于一些细节,他算得上是历历在目。
所以基本上判断窑温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身上,而陆远和段宇,反倒只能沦落到替他打下手了。
别说徐远达认真起来的那股劲儿,还真是挺讨喜的。
一周的时间,照看土窑是大家轮流来的。
因为要确保土窑内部的氧气充沛,因为土窑是大小两个形叠加一起,火焰在外部游走一圈之后,最终通过土窑的进气孔进入窑内,虹吸效应下再从出气孔出来。
而又因为土窑是在土层之下,深挖了大约两米之后,加上土窑内部的火焰的虹吸效应,所以观察点也只能是在地下部分。
在挖土窑的时候,按照徐远达的设计,陆远特地流出来了一个大约一米七左右的斜坡,为的便是人可以进入这个斜坡,对土窑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
而作为这次烧窑的灵魂人物,古代称之为“把头”的徐远达,就没那么清闲了。
所有人尚且还可以轮班制,毕竟六个人呢,轮流睡觉,选一天来照看火炉,添柴进木炭就足够了。
但是身为“把头”尤其还是人生头一遭烧窑的徐远达,这一周的时间以来,就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
因为他要无时无刻去关注土窑内部的情况,确保火焰一直处于稳定的红色。
于是这一周的时间,徐远达的日子基本上可以用“灰头土脸”四个字来整体概括。
每天只能断断续续的睡四个小时左右,而后便要把绝大多数的精力,全部放在照看土窑内部火焰上面了,除此之外,进柴添火的任务,也是由他来负责的。
陆远为徐远达,制作了一根很长很长的棍子,利用的是飞机上的金属残骸,少说得有三米左右的铁棍。
是由几节金属材料包裹而成的,前端则用石头砸弯了,制成了一个三米长的铁钩子。
这铁钩子的主要作用,便是用来疏通土窑四周的柴火。
因为柴火一旦烧多了之后,会堆积大量的灰烬在土窑两侧的形土坑之中,闭塞了进气孔和出气孔不说,还极容易让灰烬顺着进气孔,进入到土窑内部,从而影响到火焰的燃烧。
所以就必须从底部的观察孔,用铁钩子将这些烧成木炭灰烬的残渣,从里面给钩出来,清理疏通土窑两侧的火炉,确保火焰能够旺盛,而不会因为,火炉内部的木炭太多,导致土窑内部缺氧。
徐远达的一周几乎都是在为这团火而奋斗不眠。
而大约一周之后,按照之前规定的时日,也正是熄灭窑火,重开窑炉,将里面烧制的陶土取出来的日子。
这一天一大早,陆远没有召集所有人,但几乎所有人也都主动来到了窑炉的旁边。
历经一整个月的艰辛努力,所有人都为了这口窑炉内的陶土,可以说费了不少的心力。
只等待着窑炉揭门的那一刻,所有人无不翘首以待,跃跃欲试。
“也不知道我的小酒杯成型了没有。”农建章忐忑不安的说着,双手放在身前来回的捏着,搓着,紧张兮兮地说道。
段宇摆了摆手说道:“我看啊,你那几个小酒盅,八成得被烧炸了。这温度多高啊,你的小酒盅不经烧。”
说完特别神气的说道:“说到底还得是我的小饭碗实在,一个半拳头大小的玩意儿,放在这火里肯定没问题。”
三个女孩听到段宇这么说,纷纷侧目期待的说道:“那按照你说的,我们用黏土捏出来的砂锅,也应该没问题咯”
段宇挥了挥手:“肯定没问题的。”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他们之前捏合好的陶土,会以怎样的状态,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
徐远达已经走近到土窑的旁边,仔细观察了一下之后,对众人说道:“好了,这里面的温度应该差不多降温了。”
“不过就算降温,里面的温度最起码也在一百度左右,甚至更高。所以一定一定要小心。”
说完徐远达来到齐兰的旁边,小声的说道:“你们几个女孩一起制作的砂锅,一会我来帮你们取。”
虽然自打上次在淘金小溪,齐兰险些被刀疤脸的那俩手下掳走羞辱,徐远达的选择极为不爷们儿,这引起了齐兰的极度不满,甚至是厌恶。
但说到底三四年的感情了,加上徐远达这些时日的表现,的确引人注目,也特别的有面子,齐兰也不由自主的有些许的心软了。
于是便点了点头,且特别嘱咐到:“取的时候,小心一些。”
这一句关心的话语,让徐远达不由自主的微微一笑,显然是甜到心里了。
这边儿的人秀完恩爱,段宇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只见徐远达用手里那三米长的铁钩子,直接将窑炉的小门给钩了出来。
哗啦一声响,经过几百度高温,反复炙烤了一周的小门,已经烧的生脆。
表面一层黢黑的焦炭附着物,凹凸不平,疙疙瘩瘩的小门,要不是金属的八成轻轻一碰就碎了。
看着金属都被烧成了这副德行,许晚晴忧心忡忡的说道:“完了,我们的陶土不会都碎了吧。”
陈芊芊立刻也哭丧着脸说道:“啊!不行不行!如果真的碎了,岂不是我们这些天的努力都白费了吗!”
陆远这时候安慰道:“这才只是把门给打开了,瞧你们一个个激动的。还没到哭丧着脸的时候呢。”
那一道小门,约摸着得有半米左右。
在小门被徐远达钩出来的一瞬间,所有人明显能够感受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热从窑内席卷而来。
加上这本就是三十几度的高温,热浪来袭,所有人都感觉得到,好似面门一热,紧随着都闻到了一股焦糊的气味。
许是美貌头发都被余温给燎到了,焦糊的气味便是由此而来的。
“啧啧啧,六七百度的高温呢。”一旁的农建章,看着那里面灰烬四起的土窑内部,不由得发出了一句感慨。
段宇看着里面持续不降的高温,在一旁说道:“看样子,这还得冷却一段时日啊。”
徐远达也显得颇为无奈,其实早在头一天晚上,土窑两侧的炉火边已经熄灭了。
但是冷却了整整一天过后,这温度却并没有下降太多。
土窑内部的温度,约摸着最少还得有个一百度左右。
主要的原因是这海岛上的气温,本身就不算特别的低,冷却的时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