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笔交易震惊了朝野,比原来足足多出了三倍,不管是关税还是老百姓那里,现在都是乐呵呵的,太子殿下除了能够安邦定国,还能够帮助他们做生意,解决了这个事情之后,理藩院和内务府的人也就忙起来了,朱慈烺初步规定了三个东西要观影,除了茶叶之外,剩下的就是丝绸和瓷器。
朱慈烺知道理藩院和内务府的人还不懂,不过也把他们叫过去,仔细的叮嘱了一遍,在跟外国商人谈判的时候,你又要去找那些大商人,而且还必须得是有实力的,那些普通的小商人,当你把价格提高三倍的时候,立马就已经被吓得没魂儿了,你跟他们谈个屁啊!
刚开始的时候,侯方域也不敢开那么大的价格,虽然侯方域是个读书人,但对商场上的事情多少也了解一些,能够增长个三成利润,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可是在丝绸和瓷器上,朱慈烺规定平均的增长要超过三倍以上,如果要是达不到这个的话,宁愿不跟他们去做买卖,而且朱慈烺还特批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允许官窑瓷器出口,原来的时候这是不允许的。
外国商人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激动了好几晚上都睡不着觉,他们只能是在民间收购一点官窑瓷器,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的差别,只要你的眼睛没毛病,立马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些东西一旦运到欧洲的话,那可就是十倍的利润,不过朱慈烺的价格也不低,比他们原来的收购价高了五倍,正好是他们一半的利润。
一开始朱慈烺就把价格要的这么狠,也是早就算准了他们的心态,如果要是不这么做的话,这钱还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赚。
一招鲜吃遍天,侯方域经过朱慈烺的指导之后,动不动的就拿禁海说事儿,反正我们这边没什么着急的,你们船上的那些东西,原本在华夏的销路也不好,所以才会跑到亚洲各地,要不然根本就卖不完,可是你们船上也没有装其他国家的货物,那就说明其他国家的货物在欧洲卖不动,只有我们大明的东西才是畅销货,运回去之后也能获得大量的利润。
按照我们太子殿下的说法,这就是纯粹的卖方市场,也就是我们说了算,如果你们不同意的话,干脆卷铺盖卷儿走人,有的是人愿意跟我们交易,现在已经断了那么长时间了,欧洲的价格已经开始涨了,现在运回去的话,还能获利很多,可如果你不愿回去,有的是商人会走这条路子。
朱慈烺已经是给侯方域说了,现在就先按照这个价格,几个月之后,朝廷将举办一次官方拍卖会,把大量的经营权拍卖出去,有了这个经营权之后,才能够在大明进口货物,如果没有这个经营权的话,一律算是走私交易,一旦被大明海关查到,除了货物要罚没之外,人员也要判刑。
对于朱慈烺的这个想法,侯方域他们连想都不敢想,价格都已经提高了三四倍了,现在又要拍卖经营权,太子殿下是不是太狠了呢?咱们不是天朝上国吗?以前的时候讲究的都是不与各国争利,现在怎么着比他们还要狠呢?列祖列宗的礼法都忘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