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笑了笑,道:“是两三个铜板,杨卿要是想装,朕倒是可出面与忠义侯或者舅父叔叔,也可以成本价两三个铜钱装上的。”
朱厚照出口,杨廷和迟疑了一下,才转口拒绝。
这若说没动心思,鬼都不信。
若真没动心思直接回绝便是,何必还迟疑这么一下。
“臣不需要,多谢陛下,臣今日刚回京,听闻了陛下给忠义侯的旨意”
朱厚照也已经想到,他那道旨意给了张浩定然会出现些反驳的音声的。
在有了准备之后,态度之上也好了不少,微微一笑道:“倭寇横行在我大明沿海百年时间,杨卿有何建议处置?”
“倭寇飘忽不定,与之交战耗财耗时,不值当。”
“可倭寇屡屡犯我大明沿海,屠戮我百姓,我朝依旧忍气吞声不成?”
“可让各卫所备战,严防倭寇侵入。”
“沿海奸商官吏为牟利与倭寇里应外合,这又该如何办?”
“可派御史监管,若有勾结之人也绝不姑息。”
杨廷和的对答如流,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这样的回答朱厚照明显不甚满意。
他想起了朱厚照所言的一句话,“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在百年这样的防御之下,为何不能主动去永久的平定了倭患呢?”
杨廷和这样的回答,让朱厚照没有了再说下去的心思。
“杨卿所言倒也有理,只是朕的旨意已经发出,怕是覆水难收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皇帝的旨意。
还没有哪个皇帝的旨意早上发出,晚上就收回来的。
“陛下,可再派钦差前往,协助忠义侯。”
朱厚照也明白杨廷和的心思。
张浩勋戚出声,若真平定了倭患,又在浙闽沿海搅上一通,文臣的利益也将丢了不少。
往后又将是武将和勋戚的地位了。
治世要靠文臣,哪朝哪代夺了天下后,都要靠文臣修养身息。
渐渐地,这些文臣在朝堂上占据主导地位,便会把武将排除在外。
武将地位低,普通军士的地位更低。
没人愿意主动从军,那武备自然就松。
这也是为何每个朝代的中后期都不如开国之初的那般硬气。
“这个朕看不必了,钱粮之物皆由东山负责,更无须两个钦差了吧?杨卿,你刚刚至京,回去歇着吧,此事总归是等等结果,若忠义侯那里实在难以行进,朝廷再想办法也还可以。”
满朝文武对平倭之事没几个持支持意见的,若听杨廷和意见再给张浩那里派去一人。
那张浩行事可就难了很多了。
这个事情需要的就是一个雷厉风行,绝不能允许那些文臣横插一杠子的。
朱厚照不做应允,杨廷和也无法坚持,踌躇了一下,最终还是道:“那臣便告退了。”
杨廷和告退,朱厚照自是没做阻拦,直接抬手道:“杨卿慢走。”
反正朱厚照也不愿意与杨廷和多言,那正附和朱厚照的心思了。
不过,杨廷和也非一般人,他怕不会轻易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