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瞧着母亲,淡淡问道:“皇额娘早有了计较,是不是?”
太后笑了笑,说:“照理儿来讲,对社稷有功的亲王,死后给个太子少保的荣衔就行了。可多尔衮不是旁人。于私,他是你叔叔,于公,你的皇帝位子也是他保下来的。”
顺治越听面容越是冷峻。他粗重地呼吸了两声,说:“难不成给他个帝号?”
太后的语气也变得谨慎起来:“大行皇帝崩逝以来,大清的上上下下都是由多尔衮来管着。帝号是个虚名,权当是安抚一下两白旗。给个交代。”
“安抚两白旗就得给帝号,那日后豪格死了,安抚两黄旗是不是也得给个帝号。”顺治的不满跃然脸上,给了太后一个大大地难堪。
“福临。”太后只是叫了声儿子的名字,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你不知道多尔衮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他的死,全是为了大清。”她说着说着就又拭起了眼泪。
站在两人身旁的苏麻喇姑也红了眼睛,不住地安慰太后:“太后节哀,太后节哀……”
太后一边拭泪一边说:“你可知道,多尔衮临死前还在为大清思索长治久安的计策呢。你不考虑旁的,就单讲这些良策,你也听进去,照着做了。”
顺治见母亲落泪,自己自然也动了恻隐之心。他咽了一口口水,说:“儿臣照做了就是。虚名我也给他。”
太后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那就好了。”
顺治又说:“不过,儿臣尚还年幼,是不是还得找几个辅政大臣?”
太后拉过他的手,笑问:“你可有瞧得上的?”
“我看豪格就不错。”顺治此话一出口,太后面色随即一变,叫道:“不可!”
“为何不可?”顺治问道。
太后皱眉道:“豪格夺你皇位之心不死,你怎能把权柄交给他?”
“豪格也是先帝之子,也是两黄旗的旗主。”顺治说:“我看此人能当此大任。”
太后还不待反驳,顺治就已起身请安,说:“皇额娘先歇着吧,儿臣告退了。”
顺治说完便转身离去,宫女们自然跪迎,只有太后皱着眉头望着他。
“唉,这孩子,怎么就不听人劝。”太后抱怨了一句。
苏麻喇姑凑上来说:“还是因为摄政王的缘故。”
“嗯。”太后点了点头,说:“豪格和多尔衮不合。他就以为豪格是帮着他的。”
“是。”苏麻喇姑也点头赞同,说:“皇上终究还没看清谁是自己的人。”
第二天,顺治就颁下上谕,追封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而多尔衮的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以帝王之礼下葬,灵位入主太庙。
与此同时,顺治又下了三道上谕。第一道是让庄亲王尼堪、信亲王多尼各统三万大军从京出发,火速驰援江南战场。第二道是知会户部银钱司,废铜钱和银两,开始印刷、发行纸币。第三道是立肃亲王豪格为议政王。
豪格与多尔衮积怨极深。他的上位,自然也就意味着大清王朝对多尔衮的清算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