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姑,你该不是嫌弃我那娘家外甥女吧。”
“嫌不嫌弃的,也得问三儿乐不乐意。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这日子到底是小两口自己个儿关起门来过活不是。”大李赵氏自然不会明的承认,不过话里话外的,还是有点儿挑明了,“我这些日子瞧着,我那三儿怕是想找个读书识字能搭的上话的。”
光读书识字这一条,就足够堵住大李赵氏那娘家大嫂的嘴了。
即便在现代,赶上重男轻女些的穷苦人家,家里的闺女只怕读完义务教育,便早早出来打工赚钱养家了。更何况是在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大齐朝。
有一点,大李赵氏还真没说错。不管是前身李宏查,还是后来者李查德,都喜欢,亦或者说欣赏有才识聪慧的女子。即便纵然长得貌美如仙,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一个睁眼瞎的漂亮妹子,那也不过是个空花瓶。何况庄户人家的女儿,长得再好,也只是小家碧玉,几乎很少有绝色的。
李宏查也就罢了,李查德这个来自千年后,出身本就不差,更在花花世界里游戏了这么些年的纨绔,会瞧得上那才叫见鬼了。
所以,老赵家打的主意,注定没戏。
大李赵氏这般态度,也让在打如意算盘的老赵家很是失望。赵家老大,大李赵氏那嫡亲大哥就跟锯嘴葫芦似的,至始至终没吭声。只不过老实巴交的赵家老大送自家妹子出门时,到底还是开了口。
“娘老糊涂了,这事儿就当听过就行。”
“大哥……”大李赵氏望着自家大哥,“娘的心思,我也不是不晓得。只不过大嫂,怕不全为了赵家。”
“啊,这事儿原也没啥可再议的。娘那头我去说,你就甭管你大嫂咋折腾了。”
亲上加亲这事儿,甚至还没等赵家老大劝好自家老太太,在大李赵氏回到老李家后的第二天就出现了新的变化。
第二天,大年初四,远在京城皇宫里的太后凉凉没了。
太后凉凉没了,少不得举国上下哀痛一段日子。虽说不用守孝三年,哀思个半年是必须的,而且前头三个月民间严禁婚配以及杀生。
严禁婚配,意味着办酒席迎娶不允许,就连六礼前几环相看人家,定亲啥的也是不让了。这般,老赵家还想趁着李查德翻过年去京城参加春闱前,就将亲事给定下来,无疑没可能。但这事儿也并非绝对。那位以仁孝治理天下的皇帝老儿忧思过甚,竟然也不一小心给病倒了。
这一病不要紧,春闱无限期延后了。啥时候开恩科暂不清楚,弄不好那三个月守孝期过了才开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