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蒙古阿苏特部下了圣旨后,崇祯回去睡了个回笼觉。
既然辽东已经稳定,蒙古的问题自然就不必着急了。
现在主动权在崇祯手里,皇太极后继无力,那就让蒙古的局势自由再发展一段时间好了,反正虎贲卫在那里镇场子。
这叫让子弹飞一会儿,看子弹击中后,到底都有哪些牛鬼神蛇冒出来。
既然成立了廉政督察府,自然是要将李自成宣回来,正式任命,按照新的部门构架重新组建班子。
崇祯立刻传了一道旨意,让人将李自成宣回京师。
一觉睡醒,上午的阳光是格外明媚。
进入八月农历,一场秋雨之后,北京就没有那么酷热了。
起来后,崇祯开始查阅礼部送来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材文档。
他看的不算仔细,最多是将大纲看了一下。
新学的教材编制从去年就开始了,北京大学虽然都已经建成一年多了,可教材的数量却并不多。
新学至关重要,而且新学才是大明的未来。
如果传统儒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便强行做了一波改制,某些人暂时妥协了,在回来的不久,传统士大夫们依旧会卷土重来。
只有从人们的思想上做改造,才能在未来持续的爆发出新生的力量。
所以啊,真正的改制,是从体制、文化教育、科技上做全面改制。
将腐朽熔于炼炉,保存其精华,再造乾坤,重开汉唐盛世。
在这大争之世,岂能独安乎?
至于新学目前的进程。
崇祯将明朝本身有的不少书籍已经搬到北京大学了。
例如工科学院的物理小识、天工开物等等。
物理小识是明末大臣王徵写的,里面叙述了关于光的色散、反射和折射,关于声音的发生、传播、反射、共鸣、隔音效应,关于比重、关于磁效应等诸多问题的记述和阐发。
再例如农学院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这些在中国古代,都是属于杂学范畴,是不如传统读书人法眼的,但现在都被崇祯放到了北京大学做正统教材。
不仅如此,他自己编写的一系列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公式,也被排版印刷了出来。
例如力学定律、元素周期表,这些都是根据后世的物理学和化学理论知识写成的。
例如“热胀冷缩”原理,例如“摩擦生热”原理。
其实这些原理,中国古人有发现,但没有具体的总结出来。
例如热力学的单位,以及各种计算公式。
这些理论刚开始让他们硬啃肯定是不现实的。
毕竟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如同读天书。
所以这些教材还没有正式颁布下去,只是做了初版的编写。
编写完,还需要格物科学院的人去一步步做实验。
实验能做出多少,就正式编写多少上去,总比没有好。
新学的确要注入更多的工科类的东西。
至于崇祯自己写的国富论,自然是已经大肆印刷出来,放到北京大学,成了北京大学最热门的书。
这一上午,崇祯都在浩渺的新学教材里忙碌,将其中该往后面排的全部往后面排,现在就可以印刷,拿出来加入进去的也全部拿出来了。
没办法,这种事,暂时还真得他亲自来做,不要怕麻烦,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不能马虎,也不能乱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