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江郡的四月,是雨季。
跪在案几边看书时还不觉得这雨有多大,出了门才惊觉,路边的水已经可以汇流成小溪了。
抬头看看那灰蒙蒙的天,再左右找找挂有“毕”字的马车,果然,阿正等不及我,让管家驾着车先把他送走了。
“少爷,让奴才打伞送您回去吧,这天儿眼瞅着快黑了,马车也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少爷不能在这儿耗一晚上不是?”文奴站在一边,笑嘻嘻的说道。
“也好。”我点点头,收拾好东西便和他一起走了出去。
雨下的不大,却缠绵,雨点滴在油纸伞上,“啪嗒”“啪嗒”的发出有节奏的响声。
“公子,听说今日府中有贵人来,二公子那么着急的回去估计也是好奇那贵人去了。”文奴见我无话,便向我述起家中琐事。
“喔?何人要来?”见文奴有兴致,我便顺着他往下问道。
“据说是老爷一朋友,原先救过老爷一命······叫夏什么,是个神医。”
“夏良哲?”
“对!少爷怎的知道?”
“听父亲说过。”
说起这夏良哲,倒确实是父亲旧友。记得阿娘说过,她与夏良哲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奈何父亲偏偏要横插一脚,拐跑了她,将她卷入到这混沌的江湖,虽是埋怨,可阿娘眼底的笑意是遮不住的。突然想起每次父亲提起夏良哲时咬牙切齿的模样,我下意识的笑出声来。
“许久不见少爷这么笑了,那夏神医真乃神人,光名字就治好了少爷的面瘫。”文奴见我开心,故作惊讶的感叹道。
“你这话一下子得罪了两人,纵然我饶了你,父亲听你这么赞赏夏良哲,定也会给你好果子吃。”我敲了敲他的脑袋,眼底笑意更浓,也不知道这小子能这样没心没肺到什么时候。
说话间,那“啪嗒”声似乎急促了些,雨滴掉到地上,又弹起来,溅开一朵朵的水花。
“少爷,咱找个地儿躲躲,别让雨湿了身子。”
“好。”
文奴护着我,来到了街边一茶馆临时搭的棚子下头,雨天没什么客人,茶馆早已打样,却没收那棚子,许是店家故意留下给行人避雨歇脚的。
“少爷,你说这雨何时能小点儿啊?文奴不会就这样和少爷露宿街头了吧”文奴收起伞,拍了拍肩膀上的雨水,嘟着嘴,一脸哀怨的看着我。
我摇了摇头,没有回他。
“看着天上的钩云要散了,估计马上就要停了。”这时,我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那声音欢快,软糯,让人听了极为舒服。
我扭头看去,只见一身着淡黄色长纱衣,约莫十一二岁的姑娘正低着头收伞,她抬起头,将碎发收于耳后,手腕上的红色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叮叮作响。她笑眯眯的看向我,冲我点了下头,算是打了招呼。
“丘江郡果然名不虚传,来了三天,一路都在下雨,缠缠绵绵,啧啧啧”那姑娘随手把伞放到桌上,将板凳拉了出来,跨坐上去,翘起二郎腿,一手支着桌子,一手拿指尖敲着膝盖,一点儿也没有小女儿姿态。
“小哥哥可是本地人?”那姑娘张大她的眼睛,挑起眉头看着我。
“是。”我点了点头。
“啊,那小哥哥可知道碧剑书院怎么走?我与家人走散了,又是刚来,下雨天路上又没人可问,正巧碰见了小哥哥。”那姑娘闻言一喜,将腿放了下来,双手放于膝上,用更加明亮的眼神看着我。
“嗯?姑娘到碧剑书院做什么?”文奴扭过头,看着那姑娘,问道。
我也有些好奇,便静静的听着。
那姑娘眉眼一笑,神秘兮兮的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我告诉你们,你们不许告诉别人。知道碧剑书院是毕家开的吧。”
“知道。而且那书院是全郡最好的。”文奴应和道,说话间不自觉的带了些自豪。
那姑娘小脸一皱,嘟了嘟嘴“哎,我的重点是毕家,毕家懂不懂?”
“毕家怎么了?”文奴还是一脸懵逼。
那姑娘一脸嫌弃的看着文奴,“我都说这么明白了,毕家哎,你到底是不是本地人?”
文奴委屈的看着那姑娘,又扭过头看看我,见我也摇头,便又接着看向那姑娘。
姑娘摆摆手,“算了算了,给你科普一下,江湖人一提到毕家,定会提起那毕家大公子,传说,那毕家大公子是只应天上有,不仅长的好看至极,那文采,那武功,也是万里挑一,无人能敌,是多少江湖儿女的偶像啊!”说罢,她还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做出许愿状“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一睹大公子真容,顺便看看我有没有机会。”
“噗嗤”我没有憋住,笑出声来,见文奴也是一脸惊呆了的模样,不禁单手扶额,叹了口气。
“小哥哥叹什么气啊?”那姑娘扭过头,一脸不高兴的看着我,“莫不是小哥哥觉得我没希望?毕竟书院里有那么多漂亮女弟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哎!”
“不知姑娘从何处听说这毕家大公子的?”我微笑着问她。
“何处?到处!我阿爹,阿娘,何伯,方姨,她们都这么说。反正他们总是拿我和他比,比着比着,就凸显出他的独一无二,天资卓越了。”
我无奈,“那姑娘觉得我长得如何?”
那姑娘认真的看了看我,和我的眼神对上,又迅速的移开,“小哥哥长的还不赖,只是应该还比不上毕家大公子吧。”
“那姑娘可能要失望了。”文奴小声的嘟囔到。
我又笑着给了文奴一个爆栗,文奴摸摸头,也不在意,继续嬉皮笑脸道“诶,雨停了,姑娘和我们一起走吧,正好我们顺路。”
那姑娘欣喜的答应了。
“姑娘也乃神人,连下了几天的雨,姑娘说停就停了。”
“过奖过奖,雕虫小技罢了。”
一路上,文奴和那姑娘相谈甚欢,文奴本就话多,好不容易找到愿意听他说话的,更是抓住机会,给那姑娘讲完了丘江郡的人文趣事,风土民情,那姑娘就与他交流她听到的关于毕家大公子的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