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盼想起前世父亲临终前的话语,心里微微有些哽塞,眼睛眨了两眨,已经是笑了出来,“父亲,祖母,大伯父大伯母的院子都已经定好了,几位姐姐住哪处?”
顾王听了,果然转移心思,“你是王府的郡主,你来安排,等你大伯母进府,你要多和她学习持家之道。”
若是从前,顾盼一定逃之夭夭,这样的事情她是碰也不肯碰的,此刻倒是细细的想了一想,前世,大堂姐顾娴自然是住了较精致的娇园,顾珍挑了较雅致的兰园,可是若说最得意的还是顾柔,顾柔搬进了自己的盼园。
这盼园在整座王府里,不紧风景优美,既宽敞又透亮。
顾盼逃婚的三年,顾柔仗着顾王撑腰,堂而皇之的住着,又将盼园改做柔园,风风光光的从顾王府出嫁,嫁给了中南候世子。
而这位中南候世子曾是顾王奏请皇上赐婚选给顾盼的女婿人选。
顾盼叹了口气,她那时对着顾柔既信任又感激,还真是瞎了眼,此刻想来,反而一向毒舌快语的二姐顾珍倒没有多少坏心思。
想起往事,顾盼笑了一下,“长幼有序,大姐为尊,娇园精致,最适合不过了,二姐为次,兰园雅致,也还不错,三姐最幼,又是庶出,就跟着姨娘住在西边的长春院。父亲你说好不好。”
长春院位于最西边,虽说院子也还精巧,但冬冷夏热,离各处园子都远。
顾王听了还是有些疑虑,“府里住处还多,不然给你三姐再另选一处,方是待客之道。”
待客之道。
这一大家子可不是来做客的。
顾盼小脸一扬,“父亲自小教导我,说话行事要说一不二,此刻问了我的意见,又来反驳,没有这个道理。”
顾王一听,果然作罢。
两人说着话,便来到正门。
略略站了一会,顾老夫人就到了。
顾王亲自上前,扶了顾老夫人下车。
一大家子看着巍峨的王府眼睛里是掩饰不住的艳羡和得意。
顾盼站在父亲身边,目光清冷的一一扫过。
大伯父顾青有些发胖,和常年征战沙场的顾王相比,有点小市民的心机,看起来也年轻许多。
周氏一身大红的衣裙,象征着正室的威严,她此刻正上下打量着王府,微微的点头,唇角含着笑,十分的满意,有一种看囊中之物的感觉。
然后是大堂兄,一脸的憨厚,身边是大堂嫂李氏,畏畏缩缩的站在那里,连头也不敢抬。
二堂弟刚刚十岁,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顾娴带着顾柔顾珍站在最左边,三人一身簇新钗环裙袄,此刻也正看着顾盼。
顾娴近十七岁了,年纪颇长,本来在漓县定了亲的,周氏一心想着女儿好歹也是王爷的侄女,生生的退了亲,一直拖到现在,她此刻静静的站在那里,眼睛里有一种不符年纪的淡漠。
顾珍十五岁,看见顾盼锦衣华服的站在大门口,眼睛里一闪而过的惊艳,然后生生的别过脸。
顾柔却是低着头,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