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文跟大多数人一样回到家中就闭门不出,他在考虑自己到底该怎么做。但是一直以来对朝廷、官府的畏惧,让他犹豫不决。
直到城外的炮响了,他才最终下定了决心,终归要选择一边站位,清廷?当然不是,朝堂上那些文官只会用自己,但是不会看得起自己,用完自己之后肯定是弃之如敝履。
所以他只能选择董书恒。不知为何刘锦文隐隐觉得董书恒就在城外的军舰上。
如果仅仅是淮海军的下属,如何会这么果决地下令开炮呢?这边才说完,那边炮弹这么快就打出来了,说明一定是淮海军的话事人就在船上。
而这个话事人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快去备轿,送我上城,另外通知各家富商士绅随我一同去城外迎接淮海军。”刘锦文对一个管家吩咐道。
刘锦文不知道是,董书恒仅仅让人占了知府衙门而没有直接率军进城,就是在等他。
董书恒不想让淮海军以一个占领者的身份进入天津城,而是希望以一个拯救者的身份进入。
天津城是北方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里面住着大量的富商巨贾。董书恒并不需要他们的银子,当然他们主动投献的董书恒也不会拒绝。
董书恒最看中的是这些人的人脉以及手中掌握的商业网络。这里所说的人脉不是与地方官员的人脉,而是与地方胥吏势力的人脉。
董书恒记得清末有人说过:“汉唐以来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妃、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奸臣共天下,南宋则与外国共天下,元与奸臣、番僧共天下,明与宰相、太监共天下,清朝则与胥吏共天下。”
清朝地方上胥吏的势力根深蒂固,很多地方官员都是被胥吏幕僚架空,应该说这些人才是地方州县上的真正掌权者。
但是不能说幕僚胥吏就是坏的,他们中不乏很多有能力者。之所以历史上对胥吏多有诟病,那是因为历史都是官员记录的。另外胥吏的待遇很低,难免会用一些方式去敛财,但是根子上还在于他们的待遇得不到保障。
淮海军的军政府就是拉拢吸收了一大批胥吏,并加以改造,才有现在淮海军军政府的高效运转,淮海军转化他们的方法就是使用培训加上待遇。
曾宪风本身就是一个老幕僚,因此他非常了解这些人,知道这些人的心理需求。
所以淮海军军政府给他们堪比官员的薪酬待遇,比官员还顺畅,而且更加可预期的上升通道,随着淮海军的扩张这些人的上升通道就越高。
同时淮海军给了他们最为重要的尊重,在淮海军治下,他们就是军政府官员,哪怕是一个乡镇的军政府官员,也是一样的官,同样纳入淮海军政府的内部品级,不再是低于县官,永远不入流的小吏。
这让这些人进入淮海军之后爆发出了他们的全部的理政能力。加上淮海军有相对公平的考核制度,以及严格的监督审查制度。使得淮海军的军政府至少目前来说是一个廉洁、高效、积极进取的政府。
董书恒在苏州号巡洋舰上接见了刘锦文。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中年商人,穿着长衫棉衣,外罩锦袍,身材不高,眉宇间透着一股忠厚气。
“草民刘锦文,参见总督大人!”刘锦文显得很恭顺,一眼就认出了董书恒。
“哦,快请起,刘员外,你如何认得本官?”董书恒微笑着问道。
“大人,人中龙凤,英气外露,草民虽然眼拙,但还是能够认得出大人。”
“你倒是很会说话,也是,做商人的又有几个不会说话呢?”
“刘员外,来见本官不知是何要事?”董书恒问道。
“草民是代表城内士绅商人前来欢迎大人率军入城。”这就是刘锦文的投名状了,让淮海军得到天津士绅百姓的接纳。
“你能代表天津的士绅商人?”董书恒眼睛盯着刘锦文,严肃地问道。
“草民不才,在天津士绅商人之中还有些许威望。”刘锦文这是在向董书恒展现自己的价值了。
“好,刘员外是个畅快人,不过说实话,我淮海军确实只是路过天津。刘员外你先站出来欢迎我们淮海军,难道不怕朝廷事后追究你的责任?”
“刘锦文愿意追随大人,绝不会反悔。”刘锦文深深下拜。
刘锦文在进行他人生的又一次赌博,赌赢了也许就飞黄腾达,赌输了则可能家破人亡。
大部分成功的商人都是不折不扣的赌徒。但是他们不会盲目地去赌,他们会根据各种条件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现在刘锦文就是在对比董书恒跟清廷。一个小而蒸蒸日上,充满活力,一个大而日渐臃肿,死气沉沉。
这次清廷针对淮海公司的事情他也是知道一些,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猜得出来,这是针对淮海军的打击报复。
联系到之前太平军劫掠淮海公司物资的事情,他大概能够把这件事情理清楚。结合董书恒现在突然升任总督,不难猜出朝廷这次是输了,也就是说淮海军以小博大还赢了。
这对于蒸蒸日上的淮海军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一个压过清廷一头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