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三三八章 治河(求票,求订阅!)

第三三八章 治河(求票,求订阅!)

所有迁移的百姓,政府会补偿土地,负责迁移的费用。

有人会说董书恒这是在好高骛远,还没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开始考虑环保问题了。

事实上,董书恒做这件事的最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移民实边。

治理黄河上游生态,这样的事情什么时候都能够做,为什么现在做?

这就要提到董书恒另外一个目的。

现在是华夏最后扩张国土的机会,但是扩张华夏的生存空间不是仅仅靠军队去占领。

必须要有人生活在那里,不然的话,当地的人不会对华夏产生归属感,哪怕是华夏的军队占领了那里,若干年之后,还是会脱离出去。

董书恒知道今后世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爆发一场独立运动的高潮。

现在那些列强的殖民地大都会走向独立。所以说传统的殖民主义是一个被后世证明失败的模式。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比如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就出现了反抗运动。

董书恒希望的是,华夏的军队占领哪里,华夏的百姓就要成为那里的主体居民。

只有这样才算是扩展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但是董书恒明白,华夏的百姓都是安土重迁的,不是生活不下去,他们是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的。

但是现在华夏建立,董书恒已经要着手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了。

等百姓的温饱解决了之后,他们还会愿意迁移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那么就要使用政府的强制力,要先开启一个头,到时候政府就可以依照先例处理。

这样百姓也更加容易接受。

这次治河就是一个开创先例的机会。

那么以后华夏要还想迁移百姓出去就可以找这个先例。

现在关中平原、黄土高原都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但是这些地方大部分都已经出现了过度开发的现象。

董书恒的想法是逐步将这些地方的人口迁出。西部的这些百姓可以迁移到西域去。

南方的百姓迁移一些到南洋以及太平洋岛屿,甚至南美洲。

华北的百姓迁徙一些到远东、东北、极北。

山西的百姓迁徙一些到草原。

他的目标是让华夏的百姓成为这戏土地上的主体民族。

以后的世界主流模式还是人多的说了算。

这次治黄的方案要是能够实现,那么就是千古之大动作。

一定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黄河的水患。

之所以说是缓解,是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水患。

当你觉得自己完全掌控自然的时候,自然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曾涤生现在已经渐渐融入了院长的角色。

原来他只是书院的一个学生,现在成了院长,也算是人生的圆满了。

做了院长之后,无需再去考虑政务,他的身体反倒是好了很多。

此时,他正拿着一个放大镜在看复兴日报,这是华夏的官方报纸。

上面会发布华夏的国家大事,还有一些重要的政令也会在上面发布。

今天报纸上面赫然写着一篇文章大治黄河,驯服巨龙,让子孙勿受黄河水灾之苦

文章例数了几千年来黄河连绵不绝的水患给沿岸百姓带来的无尽伤害。这些曾涤生自然知道,直接跳过。

然后介绍了上古大禹治水,介绍了山东地区曾经的几片大泽。介绍这个作甚?曾涤生费解。

直到看到下面详细的治水介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迁徙菏泽百姓,重建菏泽。

重新恢复一片大泽!

曾涤生看了这段介绍之后,倒吸了一口气,这是得多大魄力才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啊!

这样的治黄方略要是实施了,无论结果如何都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奇闻。

曾涤生当即召集了书院的所有教习,让他们给学生布置了几道题目。

一是评价这个治黄之策,存在那些阻力。

二是如何化解这些阻力。

一直以来岳麓书院都非常的注重实学,注重培养书院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曾涤生希望岳麓书院的学生能够进入华夏政府。

所以他让书院研究华夏的政府架构以及管理模式。

甚至之前淮海军组织的招录考试他们都有研究。

通过这些试题得设置,他发现了华夏注重的是官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报纸上刊登的治黄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依然身在山东的冯道利,先一步知道了总统同意这一方案的消息。

当他在船舱中看到董书恒的总统令,激动的双手颤抖。

“老师,总统竟然同意了,他竟然这么快就同意了。”

“这可是一项千古工程啊!”杜辉看到了总统令也激动的不行。

当初他们上报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情牵扯太大,肯定会引起争论。

他们知道董书恒现在在华夏有很大的威望,他可以强行决定。

但是,哪怕他是总统也要考虑到这件事情的阻力。

“杜辉,你要好好梳理这件事情,我准备建议总统让你来具体负责这事儿。”冯道利说道。

“老师,您说什么,这”杜辉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老师的决定让他吃惊,虽然他今年已经三十几岁了,但是也只是跟着老师身后学了两年而已。

以老师的身份,这句话显然不是仅仅说说而已。他知道老师还有一个身份复兴会的元老。

老师说建议自己做具体的负责人,那就有很大的概率会是自己负责这个工程的具体实施。

虽然上面肯定还会有工程总负责人,但是作为技术人员,他一定会是那个具体实时的人。

历史之上也会有自己的名字。

这不得不然给杜辉激动。

“杜辉,我们这些天谈的治河思路,你都能搞清楚吗?”

杜辉点头道:“是的,老师。”

“不管如何,我们治水之人要把握好两点:一时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治水,一切从治水的实际出发,不要掺杂世俗的考虑二是要对百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冯道利严肃地交代道。

他清楚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杜辉是他选中的衣钵传人,是时候让他自己挑起担子了。

sp

<r>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史记白话文版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立渊传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