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和吕燕是两种不同的人,这种不同体现在很多方面。
吕燕毕业于燕京外国语大学,这是国内语言大学里的最高学府。学生时代的吕燕是老师眼中公认的好学生,勤奋的努力加上一点点天赋,让她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一帆风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吕燕掌握了五种外语,是同一届毕业生中的唯一。在大学里,吕燕最喜欢的地方是图书馆,她把自己沉浸在各种原版书籍中,享受着不同文化带给她的快乐。窗外的校园活动对于她来说只是浮云,在同学眼中她是孤傲的才女。虽然成绩优异足以帮助她进入部委机关,可是出生于江南水乡的她还是不喜欢北方的风沙,于是选择了前往上海。恰好碰到明珠电视台来到北京进行校园招聘,于是她就投递了简历成为了明珠电视台新闻中心国际部的一员。
陈刚和吕燕是同一年进入明珠电视台的,他在FD大学时就读的是中文系。在学校里他就十分热衷于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并在其中展现出了自己的组织动员能力。班长、学生会部门主管、学生会主席、校团委干部,在老师的眼中他是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更是老师们的左膀右臂。本科毕业时,面对留校还是就业,他选择了就业。在系主任的推荐下,陈刚顺利的进入明珠电视台实习,并最终被成功录用。
同为天之骄子,陈刚和吕燕从一进入明珠电视台的那一刻起就显得泾渭分明。无论是新员工培训还是拓展训练,陈刚都是最出彩的那一个,而吕燕总是默默无闻。陈刚组织大家进行活动,吕燕也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不去参加。陈刚也感受到了吕燕对自己的排斥,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但是他的心底早已埋下了一根刺。
由于公派留英的名额关系到接下来的职位晋升,陈刚专门发动关系从原先的部门调到了国际新闻部。他知道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过关,于是在对外联络上下足了功夫,而这也是他的特长。不长的时间,他和各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都搭上了关系,新闻中心的对外采访变得更加便利。在领导的眼中,陈刚能力突出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应该成为新闻中心重点培养的后备力量。FD大学的背景,和学校老师的支持,更是让他倍受台内学长们的关照。
对于这次的留英名额陈刚可以说是志在必得,可是突然杀出的吕燕却让他猝不及防。而且对于吕燕的竞争,国际新闻部总监周挺明确表示了支持。为此他也专门去办公室找过周总监,拿出了自己为部门的贡献做砝码,希望周挺能够在关键时刻投自己一票。可是周挺大态度却非常冷淡,甚至表示希望陈刚能够主动把名额让给一线业务人员。这样的态度让陈刚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愤懑,摔门而出。恼火的陈刚联想起了之前心里的不爽,于是下定决心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一定要拿下这次的名额。
虽然之前陈刚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吕燕这些年在新闻中心国际新闻部,凭借着过硬的业务水平折服了所有同事。如果不是这次的名额太重要,陈刚也不想和吕燕正面抗衡。最近陈刚只要有空,就会来办公区附近闲逛。他就是想看看吕燕做何应对,最好能够激怒她让她做出不理智的行动,这样他就有足够的理由搬出支持他的领导来为自己发声。
可是吕燕并没有入套,反而是一如既往,这让陈刚有些吃不准,吕燕是不是还有后手,他需要一枚可以近距离观察吕燕的棋子。周总监新分给了吕燕两个见习生,如果用的好倒是能让自己放心不少。自己需要一个契机,和这两个见习生好好沟通一下。
回到办公室,陈刚打开电脑办公系统,查阅着给这一批社会招聘人员的日常培训安排。他迅速发现了一个机会,于是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