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感动大青”之际,贾蓉又收到了关于施南土司的具体资料和情报,以及迈柱的私人信件。
资料上提到:施州自元代始设“施南道宣慰使司”,但具体始于何时则待考证。
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记载:“施南宣抚司。古荒服之地。
宋崇宁中覃都管骂始纳土输税,属施州。元置沿边溪洞招讨司;至正二年叛乱,都元帅纽璘招降,改施南道宣慰使司。明玉珍据蜀,改施南宣抚司。”但上述记载值得研究:《宋史》记载:“辰州覃都管骂等各愿纳土输税。”无史料明确记载在施州设置“沿边溪洞招讨司”。
纽璘死于中统四年(1263),不会在至正二年(1342)去招降。明代雷思霈所着《施州卫方舆书》则称:“元置镇边万户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改忠义军民安抚司。”该记载与正史矛盾:《元史》记载,至正十五年,“罢四川羊母甲洞、臭南王洞长官司,改立忠义军民安抚司”。
元末明玉珍占据蜀地,设施南宣抚司。道光年间,南乡农民获二铜印,大者博二寸余,文“施南万户府”,背镌“大夏天统三年(1365)”;小者博二寸,文“施南宣抚司司狱司”。
洪武四年(1371),施南土司覃大胜归附明朝,明朝设施州宣慰司,为从三品。
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设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十六年(1383)改置施南宣抚司,使隶施州卫。
洪武二十三年(1390),施南土司覃大胜叛乱,被蓝玉派兵剿灭,施南土司被废。
永乐二年(1404)五月,复设施南长官司,置流官吏目。
永乐四年(1406)三月,升为施南宣抚司。至明朝灭亡,施南一直都是宣抚司。
天熙四年,荆国公王光兴率部从施州卫向大青投诚,施南土司亦归附大青。
历代土司皆是叛服无常,末代土司覃禹鼎被废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汉土交流趋势的不可阻挡。
随着大青生产力的提升和恢复、人口剧增,大量人口流寓施南,而土民也已渐渐通晓汉文化并掌握新的生产工具,以往被视为麻烦渊薮的土司地域,则被朝廷看成可以解决人地矛盾、并增加赋税。早在天正七年,云贵广西总督就给天正帝上奏了《奏为请招无管生苗以安三省边境事》:“……有无管生苗,北连湖广、西接四川,广袤千余里,而城化外之巨区,三省之腹里。
其中地土平衍,人民饶庶,语言衣饰,多如汉人,鸡犬桑麻,无异内地,因并不隶于何省,或为强横土司所割据,或为凶悍头目所分侵,向号四不管,积习相沿,由来久矣。
查其连接楚省者,则系保靖、永顺、桑植、容美、中峒、大旺、腊壁、高罗、施南、中路、东乡、散毛等司。”
这就说明,当地冲突不断,土民与青人杂居时常出现火并的状态,双方谁看谁都不顺眼,大有流血冲突的苗头。
不过也就在土司时代,佛教即已传入,明代万历年间有寺庙如下:“延禧寺,在司东;南禅寺,在小关山;松坪寺,在都会里;观音寺、兴福寺,具在花溪。”
明代时土司地区生产力较为底下,夷风浓厚,“施南宣抚司,好入山、不乐平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衣布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嗜暴悍、好冠贼。”其出产,有“降香、土棉、班丝紬”。
如今换了大青,结果还是一个样,施南土司本该老老实实地韬光养晦,却又偏偏做了不少恶事,让天正帝抓到了把柄,当即下令执行“改土归流”之策。
早在五月,迈柱就上书奏称:施南土司覃禹鼎与容美土司田旻如,翁婿俩狼狈为奸,在施南铜鼓山私自开辟直达容美的新路,并私藏大炮,现今容美土民将覃禹鼎及施南司印信押解交官,皇上下令“革职严审,明正其罪”,又施南土民周一昌、覃祚德等呈请改土归流,请求设立文武官员。
兵部建议准许其请求,将施南宣抚司地方改土归流,天正帝准奏,如今剩下的十六部都是些中小土司,这些土司可比容美和施南两个最大土司老实多了。
只需要一个个地进行交涉和谈判,当然,这是文的一手。
武的一手,自然就是大兵压境,军队震慑,擒住其土司领导者,其他土民一旦缺乏领导和组织形式,那么人再多也无济于事。
如今看来,这已经成了历史的必然,迈柱之所以派贾蓉去,大概还是希望自己捞个大功劳回来,将来他好“举荐”贾蓉当官。
官官相护可不是说说,那是真的要编制出一张自己的官僚圈子来的,迈柱如今想培植贾蓉,贾蓉也想借迈柱的官僚圈子踏入官僚系统当中,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不“乘风上天”?
另外,也有迈柱自己的私心在里面,毕竟他这个湖广总督,也到了快要换人的时候了,迈柱又岂能甘心就这么默默退场呢?
与其黯然退场,不若扶持一个自己能够控制得住的年轻人代替自己接着掌权,如此,即便迈柱退场了,他背后的人脉还能在他推出来的主事人这里发挥作用,自己那一家子无论如何都不会过得太差……
为官者身居高位,一大半所作所为,不过是为门户私计耳。
也许也有一部分人是真心实意想做几件实在事,但是很多时候,这些人往往弄巧成拙,毕竟民众里头也有小人,官民冲突就在所难免。
为了避免这种冲突越闹越大,迈柱确实也有心培养一个能够接替自己的人出来做官,这个人最好有些能力,能替自己解决经济开支问题,他还得有野心,有那种奋发向上的狠劲儿,另外,他最好还没有成家,这样自己还能用姻亲关系绑住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