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在大家以为,今天这场文武之争,暂时停歇的时候。
内阁首辅胡广,再次抱着笏板出班。
年迈的首辅大人,手上的皮肉筋骨,如同老树枯藤一般,枯黄发暗的皮肤上,星星点点的散布着属于老人的斑纹。
首辅大人颤巍巍的一手拿着笏板,一手提着身上的绯袍摆子,颤巍巍像是随时都会倒下一样的跪在了地上。
“启禀陛下臣老已自觉时日无多,老臣为大明躬身数十年,如今越发的迷糊。请陛下允了老臣告老还乡之请,好让老臣这所剩无几的日子,能够在老家颐养天年,含孙作乐”
首辅大人竟然要辞职!
震惊之余,众人心中也知,首辅这是要为他代表内阁同意太孙谏言的事情承担责任。
这位年迈的首辅大人,是要以此来给身后的文官们一个交代。
朱瞻基不由的看向身边的老父亲,希望他能够劝说一二。
朱高炽默不作声,微微摇头,视线间隙着看向上方的皇帝。
朱棣眉头一皱,而后不满的开口:“首辅稳重,如今之大明正是因为有首辅提辖内阁,方才国泰民安。朕不允!朕,朝廷,大明离不开首辅!”
胡广似乎铁了心要辞官返乡,皇帝的赞许和挽留,并没有能让他站起来。
朱棣再次开口:“朕记得,首辅家的那个孙儿,如今也大了,读书多年,也算勤勉。首辅既然想念孙儿,朕便赐他个承直郎,如翰林院帮着修书。若是他日科举入榜,朕期待这内阁再多上一位胡姓之人!”
皇帝这是许诺了一个内阁大臣的位子给胡广家族。
但至于胡广家的后人,能不能靠本事走进内阁,那就不是皇帝能决定的了。
可就算是如此,胡广也几乎是要老泪纵横。
在皇帝的示意下,次辅杨荣苦笑着,弯腰将首辅大人给搀扶了起来,顺道拍拍首辅大人并没有什么脏的衣袍。
朱棣看了眼拉扯在一起的太子和太孙,开口说:“内阁最近辛苦些,在京官员家中若有子孙勤勉读书,理一份折子呈上来,朕让翰林院修书之余,也多为大明教导些文人士子出来。”
没人能想到,皇帝今天竟然能这般的大方。
要知道,翰林院那可是清贵之极的地方。就算是科举三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官场第一站也往往都是先入翰林院。
翰林院,那就是大明朝将圣人典籍研究到极致的地方。家中子孙能让翰林的人教授学问,那可是三生难求。
在先前的文武之争中,本就没有占到多少好处,反倒是让本该独属于文官们的内阁之中,多了十位轮值的武将。文官们先前还大有不满,但是这个时候却难得的平复了一些。
个子高的撑腰。
内阁里的事情,自然有内阁大臣们去吵架。
眼下,让自己不成器子孙的名字,能放在内阁那份折子上,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于是,谢恩的声音,在奉天殿上此起彼伏,便如同先前他们愤怒的驳斥朱瞻基时候一样。
朱棣得到了想象中的效果,微微一笑,抬起手:“五军都督府去内阁,和首辅他们好好议一议,京察之事该如何安排妥当。这是大明第一次京察军队,朕希望你们都能做好。”
内阁四大臣与朱勇等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们,纷纷上前领命。
皇帝身边的太监见机,高呼退朝。
群臣不做停留,纷纷退出奉天殿。
内阁和五军都督府自然是要去商议京察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