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们家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奶奶。
奶奶当年是从农村嫁来城里的一个没读过书不识字的姑娘,年轻时在家里干活把腰还给重伤了,只生了墨岩爸爸这一个孩子,就没有再生育的能力了。
这让他们老墨家的人丁相当凋零。
墨岩父母走以后,没有工作能力的奶奶,靠着街道发的一点低保钱,拉扯墨岩和墨雪莲两个孩子成长,非常辛苦。
那时邻居们都知道老墨家生活的很困难,时不时的就会给他们家送点花卷啊饺子什么的,一起帮忙养活两个孩子。
墨岩和墨雪莲算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了,所以他们和邻里的关系都非常好。
当年最苦的时候,因着一个因缘巧合,奶奶听说农村老家那边有人出钱找人帮忙哭丧。
她就厚着老脸带着两个孩子去给人家哭丧了,靠此挣一点微薄的收入来改善他们的生活。
这一哭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奶奶身体不好,没能力干别的挣钱,发现哭丧能赚到一点微薄的收入后,她就把自己最后三年的生命都燃烧在哭丧这一行里了。
在奶奶看来,她掉的每一滴泪,都是两个孩子嘴里的饭和粥,所以她对干这行特别的尽心尽力,口碑卓著,哭着哭着在这个圈子里就小有名气了。
奶奶知道自己身体差,活不了几年,她怕自己走了两个孩子没饭吃,所以她特别狠心的把墨岩和墨雪莲给训练成了两个同样很会哭丧的孩子。
最初的时候,两个孩子哭不出来,或者就算哭出来了,哭的也不到位。奶奶就会一边掉眼泪一边拧他们的大腿训斥,直到给他们拧到嗷嗷大哭才罢手。
就这么总被拧总被拧,两个孩子渐渐的生出条件反射了,后来不用奶奶拧了,只要一到哭的场合,他们的眼泪就会不由自主的往外狂涌。
跟着奶奶哭丧的那三年,两个孩子不知道流过多少泪,受过多少苦。但现在想想,那段日子却是他们童年最幸福的时光之一。
墨岩六岁刚上小学那年,奶奶病重走了。
在奶奶的葬礼上,墨岩哭的昏天黑地,几次哭死了过去,就是不想奶奶走。
墨雪莲却一滴眼泪都没掉。
弥留之际,奶奶曾单独嘱咐过墨雪莲,让她照顾好弟弟,有饭多给弟弟吃,有肉也要先紧着弟弟。
奶奶还特别说了,在埋她的时候,他们姐弟俩就不要哭了,留着点眼泪给别人去哭,能换饭吃的。给她哭换不来饭吃。
当时听奶奶说这些,墨雪莲的心都要碎了,怎么忍都忍不住,嚎啕大哭了一整夜。
那是墨雪莲这辈子哭的最惨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自那以后,墨雪莲就再也没哭过了。
不是她不想哭,而是她哭不出来了。
奶奶的离开,让墨雪莲觉得自己的眼泪好廉价。
此后就像有了某种心理障碍一样,墨雪莲怎么哭都哭不出来了,让墨岩拧她大腿都不管用,她的泪腺好像失能了一样。
墨岩倒是一成不变的会哭,并且越哭越精彩,越哭越带戏。
他继承了奶奶的优良传统和口碑。
奶奶走以后,就成了墨雪莲带着墨岩去有需要的人家里哭丧了。
墨岩主要负责哭,墨雪莲则提供其他殡葬礼仪服务,像是诵经啊、唱戏这类的。
生活依旧很艰辛。
但那段日子靠着早早就成熟起来的墨雪莲独当一面,他们姐弟俩过的困苦,倒也充实快乐。
只是时不时的就要挨饿,这让墨岩很受伤。
一直到墨岩十三岁上初中那年,他们家的老平房赶上拆迁了,姐弟俩的生活才有了质的提升。